同步练习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的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思路解析:A、B、C三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只有D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答案:D
2.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 )
①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②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③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④基本实现现代化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十三大上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①属于第二步,即到20世纪末的目标。②③④属于第三步即21世纪中叶的目标。
答案:B
3.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现代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思路解析:A项是我国发展的总目标,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C项是在十三大上制定的;D项不是我国发展的目标,是计划经济体制进实行的、已经过时的体制。
答案:B
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
A.中共七大和十五大
B.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C.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大和十四大
思路解析:此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别是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确立为指导思想的。此题干扰性最大的是C项,遵义会议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不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不可能修改或通过新党章,因此不可能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此题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艰苦创业为中心
思路解析: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项正确。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两个基本点不是中心。准确而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A
6.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思路解析:要选出正确答案,首先要明确每次大会的主题是什么: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辟论断;十三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上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我综合
我发展
7.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的讲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思路解析:要解答此题,关键要审清题意。要论证革命是解放生产力,需要结合革命时期的历史;要论证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主要结合建设时期的历史进行阐释。史论结合,分别论证革命及改革对生产力的解放作用。
参考答案: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新中国在短短三年内就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为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就足以证明邓小平论断的正确性。
8.请观察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活的一系列图画,研究其文字说明,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民拨出地主的地界碑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甲
图乙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乡镇企业生产的宫扇远销国外
图丙
图丁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甲、图乙、图丙、图丁所反映的特定历史时期。
(2)联系四幅图画,用一句话概括它们的共同点。
思路解析:解答时,仔细观察画面及其说明,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四幅图反映的不同历史时期,然后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其共性。
参考答案:(1)土地改革时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大跃进”时期(或人民公社化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农村政策的反映。
9.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论述,发展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最早提出于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
(2)十四大上明确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
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以下为《春天的故事》的歌词节选:
“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我们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的。请回答:
(1)一九九七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
(2)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在这年成为党的什么重大决定?
(3)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列两点)
思路解析:该题难度不大,只要回想一下1979年前和1992年各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在决策就可以应答了。
参考答案:(1)“春天”喻指中国的改革开放(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圈”指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2)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土地革命时期,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