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9 19:5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一、【教材依据】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二、【设计思想】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这节课是在新课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设计的,这种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我国政府是怎样实现香港、澳门主权回归的。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平台,引领学生再现历史,探究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让学生既明白“是什么”,也明白“为什么”;教师在本节课中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1、教材分析: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这节课,围绕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叙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含义,“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三个问题。这节课在全册书中是个重点内容,掌握这节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强盛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历史意义;“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香港、澳门回归是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的,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课时】
本课学习1课时
五、【教学重点】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香港、澳门的主权回归
六、【教学难点】
1、“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2、和平统一台湾的政策;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上网搜集香港、澳门回归的图文、音像资料,自制
ppt课件,预设问题,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本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做到对基本历史史实有概况了解,整理课外了解的相关历史知识。
八、【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1997年7月1日,那是一个令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日子,下面我们来再现一下当时的历史情景。
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香港回归时相关的音像资料;
香港回归祖国已快十年了,那么,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是怎样的?香港又是怎样回归祖国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段历史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英国在19世纪中后期通过同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先后强行割占和租借去的;
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香港特别行政区示意图及香港被侵占的历史过程。
2、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澳门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朝中晚期被葡萄牙殖民者以欺骗手段租借并强占;
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澳门特别行政区示意图
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978年底,邓小平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一国两制”构想的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请学生阅读课本P71页有关内容,理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含义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中英谈判的相关资料
2、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教师活动:播放《七子之歌》,展示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学生跟唱;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看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叙述
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香港、澳门回归的相关图片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认识香港、澳门的区旗、区徽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课本资料部分了解其构图及含义,投影仪展示香港、澳门区旗、区徽图片。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我国成功的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台湾和祖国大陆关系的发展。
1、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台湾问题的相关资料
2、海峡两岸促进祖国统一的努力
教师活动:
(1)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2)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汪辜会谈)
(3)1995年,江总书记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外国反动势力进一步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台湾当局逐步背弃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断进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使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遭到破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
教师活动:投影仪展示:海峡两岸促进祖国统一的相关资料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
教师总结:
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很多年了,现实决定了香港、澳门不可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祖国大陆选择资本主义制度也不符合我们的基本国情。
邓小平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继续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和稳定,维护祖国统一。
(四)、课堂小结(课件展示)
(五)、布置作业
1、请学生课后查阅:2005年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哪些新的进展?
2、结合历史和现实,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