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选择题: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维护香港的稳定和团结
B、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
D、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一国两制”构想中,香港澳门台湾仍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为了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稳定
B、为了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
C、尊重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
D、为了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3、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4、我国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的区别是(
)
A、军事制度不同
B、主权归属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5、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6、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提高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中国外交的努力
D、中国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
7、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9、2009年12月12日,台湾行政院院长吴敦义说:“两岸关系始终是台湾社会的冲突点,台湾没那个本事搞独立,搞了内部也分裂,外部可能有危机。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才会认为应该搞一个独立国”。与此同时,台独支持者在“立法院”门口前依惯例喊口号,但是没有人和媒体捧场。这说明(
)
A、两岸统一的障碍基本消除
B、两岸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C、国民党内部面临分裂
D、两岸统一趋势不可逆转
材料题:
一、香港、澳门问题的产生和最终解决,反映了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独立富强的历史进程。依据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次侵略战争导致香港问题出现?举出与此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香港、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
(3)香港、澳门最终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二、1982年9月,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国首相撒尔夫人态度强硬:中英谈判只有在承认“三项条约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下去。邓小平在会见这位以强硬著称的“铁娘子”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没有回旋余地。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到时英国必须下旗归去。
(1)“三项条约”是指哪三个条约?
(2)根据材料,说明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什么?
(3)想一想,香港、澳门在回归祖国之后,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4)英国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解析:“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来的。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是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的表现。所以“一国两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故选C。
2、C解析:为了保持港澳台的稳定,就必须尊重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就不能改变它的政治制度。所以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原因是尊重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故选C。
3、B解析:“一国两制”下的“一变三不变”是指港澳台的主权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故选B。
4、C解析: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其它的不同都是由社会制度不同导致的。故选C。
5、C解析:本题是材料选择题,通过分析材料可得出:澳门回归后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体现了“一国两制”促进了澳门的繁荣与发展。故选C。
6、A解析:港澳回归是中国外交的胜利,外交力量的增强靠的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科技等方面力量迅速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最后能通过外交努力收回港澳。故选A。
7、C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收回台湾,1945年国民党战败,退据台湾。故选C。
8、A解析:和平统一祖国的前提就是一个中国。故选A。
9、D解析:本题是材料选择题,从材料分析得知:台湾独立是不负责任的人的提法,台独分子得不到人民和舆论的支持。所以两岸的统一是必然趋势。故选D。
材料题:
一、【解析】:本题以香港、澳门问题为主线。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收回了香港、澳门,洗雪了民族耻辱,促进了港澳的发展,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3)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的支持;港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等等。
(4)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洗雪了民族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港澳发展,推动解决台湾问题。
二、
(1)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2)原则立场是:香港的主权问题是不容讨论的,1997年中国要收回新界、香港岛和九龙。
(3)从政治稳定、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经济更繁荣,中央政府对港、澳地区的大力支持,港、澳与大陆经济、文化往来更加密切等几方面去谈。
(4)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