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在以下年代中,哪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
A.1929-1933年
B.1924-1929年
C.1918-1923年
D.1933-1939年
2.“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这是右图中失业者的求职广告,该情景曾出现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中,该危机最早爆发于(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3.右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
A.波及范围广
B.经济持续发展
C.股票销售量大
D.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4.“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
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
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这段材料反映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经济的破坏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困难
D.美苏争霸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5.(2012·滨州学业考)1932年春,美国面临经济危机时,美国总统胡佛曾对一名歌手说:“如果你能唱出一支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最终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措施是(
)
A.移民海外、开发西部
B.实行“新政”、干预经济
C.专制统治、蓄谋战争
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6.(2012·济南学业考)右图为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一幅图片,从中反映出总统奥巴马步罗斯福“新政”的后尘,来一个“新‘新政’”。据此可以推断奥巴马推行的“新‘新政’”的特点是(
)
A.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缩减耕地,屠宰牲畜
C.建设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D.国家干预经济
7.(2012·湛江中考)“我们对未来并不失望,因为美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让我明确地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克服“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C.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D.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
8.在罗斯福新政中,由政府出资推行一项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兴办公共工程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恢复银行信用
9.(2012·苏州模拟)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成功”的主要表现是(
)
A.恢复并发展了经济
B.改善了人民生活
C.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0.(2012·广东学业考)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二、非选择题
11.1929年10月24日,对于莱特和他的国家来说,那是一个“黑色的星期四”。那天莱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购买的股票正在急剧贬值。接下来的几天更是雪上加霜,股票变成了废纸,自己又被老板解雇了……这当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一段历史。现在,我们就以这个故事为背景,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
(1)请判断,这位莱特先生是哪国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929年,在莱特的国家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就在这个国家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出现了一位杰出人物,领导人民走出了困境。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3)在国家走出困境的过程中,如果莱特想重新就业,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就业是什么?为什么?
(4)请你说说那位杰出人物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从他的成功经验中,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图中的求职者只是其中一员。
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的能力。“巨大章鱼”的触手已把全球包裹起来,说明经济危机影响的范围特别广。故本题选A。
【名词解释】经济大危机
所谓经济危机就是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孪生兄弟。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工人生活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而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商品,这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反衬出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
4.【解析】选B。解答本题首先把握“1933年”,再分析题目的表述,可知材料反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给出的时间是1932年,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最终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采取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以摆脱经济危机。故选D项。A、B、C三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不是特点。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和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的含义,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人物“罗斯福”,可以判断出是罗斯福新政,其核心措施是实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故选B。
【拓展延伸】从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中得到的历史启迪
(1)罗斯福作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在困难面前,大胆改革,勇于进取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2)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由题干可知,该措施的目的是提高就业率,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词“政治上”,可判断选C。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故D项符合题意。
11.【解析】本题以虚构的故事为切入点,立足于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这一知识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1929年10月24日”
“黑色的星期四”可知莱特是美国人,这一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施新政。据此分析回答第(1)(2)题。第(3)题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回答。答案不唯一,只要前后不矛盾即可。第(4)题,结合新政的目的和措施回答,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美国人。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
(2)罗斯福。
(3)工业(公共工程)。因为罗斯福政府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并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答案不唯一,只要前后不矛盾即可)
(4)最主要的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意思相近即可)
启示:制定经济政策要符合实际,要重视经济规律,政府应当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控,要稳定农业,推动工业发展,注重产业结构的协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扩大内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