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9 19: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9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促进美国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从而使经济的发展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变化的主导力量。21cnjy.com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重大事件及重要史实必须掌握,因此确定知识目标: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www.21-cn-jy.com
(2)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科特点,在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确定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2·1·c·n·j·y
(3)依据时代要求,确定情感价值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2、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重难点的突破
(1)、从回顾美国二战前的经济及政策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战后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2)、结合不同时期的国际形势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变化的关系。
(3)、利用图片、资料指导学生理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而认识我国经济发展。
三、学生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为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较强的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本课侧重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知识与现实结合能力。
四、学情分析
1、学生现在对经济史的认识不多,对经济术语比较陌生。
2、初三学生已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进行一些较抽象的思考。
3、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受年龄限制,对历史表述可能不太准确。
五、教学方法
采用学案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材料,通过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探究实施差异教学。以阅读归纳为主,辅以问题的分析及问题延伸。21·cn·jy·com
六、学习方法
依据学案中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七、教学流程
1、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前、中与美国有关的历史,阐述其国际地位引入本课。
2、新课学习
(一)列出导读,明确学习目标
(二)指导学生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探究讨论,并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检查点评。
(三)教师结合国际形势分析美国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原因。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概括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五)名词解释(通货膨胀、新经济)
八、小结本课内容(结合动脑筋)
本课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内容,分析了发展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居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但是,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起飞,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