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 5.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 5.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2-01 08:27:26

文档简介

5.2.1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性。
2.认识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难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吗?
2.点名回答后出示例1图。同学们说的都对,这三幅图中也都有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1)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用两把三角尺研究一下。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角尺、直尺等学具,展开讨论、交流和验证活动。
请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归纳说明。
(板书: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认识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对照画图所示,分别讲解各部分的名称,并标出各名称。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板书:)
(3)教材第6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再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用四根吸管串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组织学生用吸管和图钉动手做一做。
(2)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归纳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认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板书)
(3)介绍平行四边形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演示:伸缩门的开、关过程。
(4)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1题。
拿出准备好的四根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它的形状能确定吗?
小组议一议,摆一摆。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2题。
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再分别画出它们的高并量出来。
教师先示范画图,学生再独自练习。
2.教材“练习十一”第1题。
图中那样画出来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小组内议一议,交流自己的看法,小组代表汇报。
你想这样画平行四边形吗?试一试。
3.教材“练习十一”第2题。
你能用完全相同的两套三角尺拼出平行四边形吗?
拼一拼,小组内合作完成。
4.教材“练习十一”第3题。
(1)动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各个角,你能发现什么?
(2)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5.2.3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6页例4。
【教学目标】:
巩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探讨学过的几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认识了哪些四边形?
2.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后,继续提问。
3.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课题: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4。
根据学生前面的回答,出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2.探讨图形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每一个图形都有自己的特点,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图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之处。
教师演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手拿它的两个对角拉动它,边拉边问是什么图形,继续拉到四个角变为直角的位置。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形状?
师:有同学说是长方形,有同学说是平行四边形,那我们一起来看: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现在这个图形的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吗?
师:它符合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它就是平行四边形,只不过它比起刚才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了一点,你知道它特殊在哪儿吗?
学生回答出角的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现在你知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吗?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理解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关系,我们能不能用一种形式清楚地表示出来呢?请大家想一想。
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示:语言叙述、画图表示……
师:大家一起来看(点击课件),我们就可以把四边形看成是一个大家庭,但其中不仅仅包括这四种图形,还有任意四边形。教师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这些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你有什么问题吗?用语言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

3.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十一”第8题。
判断,并说明理由。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动手摆一摆,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重叠的部分是什么图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多摆几次,验证一下。
2.教材“练习十一”第10题。
先说说各是什么图形,再量出各图形中每个角的度数,并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动手测量,小组内合作完成,检查交流测量结果,再议一议:发现了什么?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结论相同吗?
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和是360°。
3.教材“练习十一”第14?
题。
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看谁最细心,数得又准又快。
小组合作交流,再数数看。
4.教材“练习十一”第11、12、13题。
小组内合作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组内互相检查学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5.2.2
梯形的认识
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例3。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以及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并学会画梯形的高。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梯形的定义以及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正确地画出梯形的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下面这样的图形你见过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概括并板书: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今天我们学习梯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梯形)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说明: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3)梯形的高在哪儿?
(4)教师画高。
教师边画高边讲解。通过上底一个顶点向对边(下底)引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5)让学生画高。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然后展示学生作品。
3.认识两种特殊的梯形。
边出示图边说明: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4.巩固练习:
(1)教材第66页“做一做”。
先自己独立练习,小组内说一说,互相交流检查。
(2)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画在教材上。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1)小组内讨论交流,数一数,说一说。
(2)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十一”第6题。
(1)小组内讨论交流,该怎样剪?
(2)试着剪一剪,说一说。
3.教材“练习十一”第7题。
说出图中我们学过的图形,用字母表示,如梯形?BCDF?。
(1)小组之间说一说,看谁说出的图形最多。
(2)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