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1-30 15: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一、引入
师:经过五个多月的学习,各位同学对物理这门新学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开学伊始上的第一节物理课,还记不记得对物理的第一印象,哪位同学和我们分享一下最吸引你的是哪些方面?
生:一些小实验……
师:开始学习物理,我们从声音开始,知道大家都学到许多知识,部分同学可能也忘记了一部份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全面系统的掌握声现象的知识。
请大家看到讲台上的这些实验器材,熟悉么?(教师展示音叉、小鼓、鼓槌、乒乓球等)
生:熟悉,都是学习声现象时所做实验的实验器材。
师:这节课,咱们角色互换一下,由同学们你们讲,老师我来听,哪位同学愿意利用这些器材或者你身边的工具来演示一下实验,告诉我们你所做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原理?带领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声现象。
二、学生做一做
学生1:利用音叉和乒乓球,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2 补充: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辨别声音的大小,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观察其弹开的幅度,可以用来研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师:为什么我们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而不是音叉振动的幅度,这个小实验中运用到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什么?
生:转换法。
学生3: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纸屑,击鼓发声,观察到纸屑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改变敲击鼓面力度,观察纸屑跳动幅度也可以用来研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学生4:在桌面上撒小米粒,敲击桌面,观察到米粒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5:敲击桌面,坐直身体听发出声音的大小,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桌面,把耳朵贴紧桌面再次听声音的大小,发现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比第一次大,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且传播效果比气体好。
学生6:展示钢尺,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向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钢尺发出的声音越响。根据这些 实验证据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还能保持拨动的力度相同,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由此的出结论声音的音调和频率有关。
师:在这个实验中请各位同学注意,我们听的是钢尺发出的声音而不是桌面被拍打的声音,此时的声源是钢尺。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在这个实验中大家注意到一些细节,研究这个问题需要控制一些变量相同只改变一个变量,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控制变量法,这是我们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生7:我能辨别同桌和老师的声音,这是声音的音色不同。
学生8:我还记得我们研究过弦乐器的音调,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学生9: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即声音有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的非常好了,那么现在,根据我们刚刚同学们说的或者老师补充的,我们把所涉及到的知识整理一下,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学生理一理
学生自主完成学案的知识框架图。
四、学生试一试
完成例题。
例1.如图A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B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可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将图B的装置搬到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泡沫小球 (能或不能)弹起,这是因为 。


例2.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引起两次声音不同的原因是 。
例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音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 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 。如果让你利用钢尺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你将如何操作?
例4.物理学是探索的科学,物理学家们在科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勇于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自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以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进行了许多探究活动。以下几项活动中有两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它们是 和 。(填写字母)
A.探究琴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B.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
C.探究各种材料的隔音性能; D.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五、小组议一议
四人一小组,讨论例题的答案,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大家在题目或者选项中找到涉及到声音的知识点,讲给小组之间的成员听,找的知识点尽可能的多。不要只局限于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解析问题,找到题目考查的知识点。
六、班级评一评
教师对讨论过后的结果进行校对,并且解决学生讨论后仍然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
例1: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能量;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补充:如果把装置A搬到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观察到什么样的现象?
生:看到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答案,响度;传声介质不同,牙齿是固体,固体能传声且传声效果好。
解析:用相同的力度轻敲,产生的声音响度是相同的,但我们比较的是听到的声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损耗部分能量,因此听到声音的响度会不同。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振幅之外,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以及声音的集中程度有关。
例3:答案,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而不是桌面拍打的声音;保持拨动的力度相同,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由此的出结论声音的音调和频率有关。
例4:A和C
解析: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介绍。


七、巩固练一练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
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2.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3.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5.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 ( )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圆球形的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主要是利用 ( )
A.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声波具有巨大的能量
C.声音传播得快 D.声源的振动
7.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8.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 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9.1994年,苏梅尔一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这是什么原因 ( )
A.彗星碎片太小了,没有分量 B.爆炸产生的声音很弱,人们听不见
C太空是真空 ,声音不能传播 D.原因尚待考查
10.文艺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1.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 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
12.通常人们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________传声。 楼道里挂牌写着“慢步轻声”,其中“轻声”指减少声带振动的________。
13.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现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现 ;
(3)此实验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