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认识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人格;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
学情分析:
高一尚未分文理科,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习兴趣不一,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习积极性,以完成课标为主要目的,适当渗透能力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埃菲尔铁塔图片。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
一? 电气时代的来临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
??? 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1)前提:
首先,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前提)
(2)条件
其次,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这一切都为新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1870年以后,一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化工技术的发展等方面。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 (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发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放映机等。
(3)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工业进入“钢铁时代”。
(4)新兴产业的兴起:
①汽车工业②石油工业③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
(5)传统产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 让学生阅读教材,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工业革命的浪潮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现,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方面紧密结合。
第四,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影响:
(1)生产力方面: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方面:
A、生产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更多干预国家政权。
??? 介绍垄断组织,具体如下:
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根本原因);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直接原因)
概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石油、汽车、钢铁等工业部门中,相继出现了垄断组织。这些垄断组织控制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以赚取高额利润。
意义:它产生后,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企业改进经营公里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B、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工业总值迅速提高,重工业发展迅速,并占主导,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C、经济思想:自由主义逐渐被凯恩斯主义取代。
(3)国际关系:
A、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变化,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二、世界连成一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世界一体化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②交通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
(3)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
(4)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5)内容:①物资和物种的交流;②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③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④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
2.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1)促进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
(2)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3)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3.评价
(1)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
(2)扩大了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
小结
???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为什么在以后的400年间会产生这样的奇迹?简而言之,是由于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电力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把全世界都成为它的活动舞台,不间断地掠夺世界各地区,到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最终建立起来。
课后思考
??? “现代科学奇迹般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同时也制造了置人类于死地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类日益扩大的生产活动却破坏了这个基础;现代人口爆炸迫使人们降低出生率,而现代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延长了人的寿命,降低了死亡率;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却追求生产和经济的无限发展;工业发达国家的富裕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形成明显对照,等等。”(引自尹希成《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
??? 当今,可耕地锐减、植被破坏、森林萎顿、某种矿产能源即将告罄,及至气候恶化,地球四大圈层失去稳定等等,这些均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你对解决这一现象有何建议?
??? 思路:无论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战略选择,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迅速增长协调发展。
课件35张PPT。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四课:走向整体的世界 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举办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高320米、重9000吨、由18000多个钢制构件和数百万个铆钉组装而成。1925年,巴黎准备用电灯装饰铁塔,汽车制造商André Citroën(雪铁龙)出资赞助,条件是要用灯光组成其汽车公司标志。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电气时代的来临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连接为一体走向整体的世界(原因)(方式)(结果)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前提科学突破,技术创新技术资金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大量资本积累、国际货币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以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从19世纪六七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电力的广泛应用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留聲機竹絲燈泡爱迪生在实验室電影放映機1928年被授与美国国会金质特别奖章。1931年10月18日,爱迪生在西奥伦治逝世,终年84岁,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那天夜晚,連自由女神高舉的火把也熄滅了,而愛迪生卻為人們點燃了二十世紀的燈火!
(2)、新交通工具的创制莱特兄弟和他们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于1903年12月17日试飞成功(3)、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世界上第一口油井(1859年 美国)1876年诺贝尔发明炸药世界上第一家苯胺厂和第一家品红厂(1860年德国)1859年美国人埃德温·德雷克有宾夕法尼亚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诺贝尔 Nobel(4)、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莫尔斯设计有线电报电讯领域的新发明马可尼试拍电报
贝尔电话试验无线电西门子 电车
1866 发电机 齐柏林
1900 飞艇本 茨-汽车之父
1885 三轮 汽车 诺贝尔
1867 发明炸药
80年代改良无烟火药 马可尼
1896 无线电报 莱特兄弟
1903 飞机 福 特
1896四轮汽车 贝 尔
1876 电话 爱迪生
1877 留声机
1879 电灯
1889 电影机美国德国瑞典 戴 姆 勒
1883 汽油内燃机 狄 塞 尔
1897 柴油内燃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2、主要成就:西门子德发电机爱迪生 美电灯.发电机. 电影 .电车电力-新能源
进入电气时代本茨 德 四轮机车 莱特兄弟美飞机汽车、钢铁、石油等新式工业兴起;“钢铁时代”到来瑞典诺贝尔炸药塑料、人造纤维∥改善生产和生活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
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1870--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同时开始于几国英国—法美—德俄日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交叉进行3、影响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瓜分世界的狂潮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列强重新分配世界的矛盾激化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的集中 概况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巨型企业 影响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形式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二、垄断组织的产生漫画:垄断组织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原因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影响 1、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 2、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3、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4、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间及列强与殖民地间的矛盾3、电信工具的创新三、世界连接为一体直接原因:1、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表现:世界连成一体1.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人们跨时空联系更便利2.形成了垄断和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内容影响手段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经济全球化为贫穷国家带来灾难
——经济全球化抗议者同盟经济全球化的抗议者不同的呼声支持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
遇;
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WTO建立)
……
反对
全球化的利益风险极不均衡;
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更大;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与主权面临空前压力
……未来展望 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
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知识综合 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