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教案+课件(31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教案+课件(31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30 20:08:36

文档简介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 简评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总结其经验教训,培养认识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 在学习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 (2)过程与方法
??? 列表比较法: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比较三次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和改革结果,从中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 材料解析法:搜集相关史料,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 角色体验法: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验或教训出发,归纳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 在总结苏联社会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重大意义的理解,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
? ?难点: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纳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斯大林模式,请同学们回忆以下问题:
1、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
3、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参考答案:
1、①实行工业化 ;②实行农业集体化 ;③1936年确立
2、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③单一的公有制 ;④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
3、①农轻重应该按比例协调发展 ;②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③关注三农,维护农民利益
??? 那么,面对已经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联领导人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其各自结果又如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经验和教训?这就是本节课重点要探讨的问题。(构建新旧知识联系,引发学生思考)
(二)导入新课,展示课标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难点: 从苏联改革结果中得到的认识。
??? (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任务,展示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讲授】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设问研习
阅读课本P141最后一段至P142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1)赫鲁晓夫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2)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突破口)是什么?
(3)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赫鲁晓夫改革有何影响?
2、合作究疑
(1)改革的背景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3)
(展示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图片)
(2)改革的重点(突破口):农业
(3)改革的措施
①农业: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垦荒种玉米
②工业:改革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③政治:批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展示赫鲁晓夫与玉米棒图片)
(展示赫鲁晓夫墓碑图片,提示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点拨用一分为二的方法)
(4)改革的影响
积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消极:缺乏正确理论指导;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失败
【练习】评价巩固
⑴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是(?????? )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政治
⑵1953-1964年赫鲁晓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值得肯定的是
?? A.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 ??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 C.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 D.冲破个人崇拜的束缚
【讲授】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设问研习
阅读课本P142最后一段至P143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赫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何影响?
2、合作究疑
(1)改革的重点:工业
(2)改革的措施:
①推行“新经济体制”
②改进工业管理
③完善计划工作
(3)改革的影响:
积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强了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消极: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苏联陷入困境
【练习】评价巩固
⑴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
? A.赫鲁晓夫时期 ???B.勃列日涅夫时期 ??C.斯大林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
⑵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改革重点是轻工业 ???B.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 C.综合国力未得到增强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⑶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表(年平均%)
思考:①可看出改革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②此时期苏联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讲授】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
1、设问研习
阅读课本P143最后一段至P144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影响?
2、合作究疑
(1)改革的重点:先经济后政治
(2)改革的措施:
①经济:推行“加速发展战略”
②政治: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行政治多元化; 实行多党制
(3)改革的影响:
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苏联解体
(展示苏联解体图片)
【练习】评价巩固
⑴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 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 A.? 67年?? B.69年? C.?? 73年? D.74年
⑵苏联解体表明了(??? ) ??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活动】点拨深化:比较三次改革
列表比较:苏联三次改革异同点比较
不同点:指导思想、侧重点、结果
相同点:背景、措施、结果、启示
【活动】中苏改革论坛
讨论主题:
(1)苏联的改革与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异同点???
(2)苏联的改革对中国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3)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4)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作业】布置作业
(1)完成《全优设计》P78-79演练提升
(2)预习专题八第一节,完成《全优设计》P82知识精要填空
【讲授】课堂小结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虽然历经了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但始终没有被打破。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导致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矛盾日益严重,终于在戈尔巴乔夫失败的改革中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挫折,表明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要在改革中不断前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仅仅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最终失败。社会主义中国正在汲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开辟着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道路。
课件31张PPT。1、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
3、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1、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1)实现工业化
(2)实行农业集体化
(3)1936年确立(1)优先发展重工业
(2)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3)单一的公有制
(4)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3、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1)农轻重应该按比例协调发展
(2)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3)关注三农,维护农民利益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新经济政策
1924年逝世1936年形成斯大林模式
1953年逝世第三节 苏联改革与挫折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难点: 从苏联改革结果中得到的认识。
一、赫鲁晓夫改革 阅读课本P141最后一段至P142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1、赫鲁晓夫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2、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突破口)是什么?
3、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赫鲁晓夫改革有何影响?设问研习赫鲁晓夫(1894—1971)1953年斯大林逝世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⑵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3)合作究疑2、改革的重点(突破口)农业3、改革的措施(1)农业: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
垦荒种玉米
(2)工业:改革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3)政治:批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合作究疑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鲁晓夫毁誉参半的一生。4、改革的影响积极
消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打开了改革的闸门
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合作究疑缺乏正确理论指导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改革失败1.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是(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政治
2 .1953-1964年赫鲁晓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值得肯定的是
  A.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D.冲破个人崇拜的束缚
评价巩固是他建筑了柏林墙;
是他在古巴部署核导弹;
……
是他同肯尼迪总统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消除了笼罩在苏联上空的斯大林主义的神秘气氛;
是他揭露了斯大林,从而永远破坏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1959年,美国在莫斯科举办展览,赫鲁晓夫与尼克松在厨房设备厅里展开了“厨房辩论”。站在尼克松背后的苏联官员勃列日涅夫涅夫,当时尚属无名之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阅读课本P142最后一段至P143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赫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何影响?设问研习推行“新经济体制”
改进工业管理
完善计划工作1、改革的重点: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工业2、改革的措施:合作究疑3、改革的影响: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积极
消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发展了国民经济
增强了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苏联成为超级大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苏联陷入困境合作究疑1.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
A.赫鲁晓夫时期 B.勃列日涅夫时期
C.斯大林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
2.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改革重点是轻工业
B.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C.综合国力未得到增强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评价巩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思考:1、可看出改革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2、此时期苏联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阅读课本P143最后一段至P144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影响?设问研习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推行“加速发展战略”
(2)政治: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推行政治多元化
实行多党制1、改革的重点:先经济后政治2、改革的措施:合作究疑3、改革的影响:政局不稳
经济滑坡
思想混乱
苏联解体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合作究疑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发表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苏联时代的结束。苏联国旗 俄罗斯国旗 看课本P145注解,苏联成立于哪一年?1922年1.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 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 67年 B.69年 C. 73年 D.74年
2 . 苏联解体表明了( )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
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评价巩固苏联三次改革比较未突破斯大林模式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农业
也是突破口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先经济
后政治冲击了…打开了…
改革失败冲击了…增强了…
成为…
改革失败政局不稳
经济滑坡
思想混乱
苏联解体点拨深化苏联三次改革比较斯大林模式弊端暴露,经济发展缓慢都涉及经济领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①社会主义改革具有艰巨性、曲折性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点拨深化作业完成《全优设计》P78-79演练提升
预习专题八第一节,完成《全优设计》P82知识精要填空 讨论会:中苏改革论坛 讨论主题:
(1)苏联的改革与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异同点?
(2)苏联的改革对中国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3)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4)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评价巩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