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案+课件(21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优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案+课件(21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30 21:37:34

文档简介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苏联工业化的历程;了解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
知道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简要予以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讨论、互问互答、模拟角色等)进行合作探究。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表现
难点:怎样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流程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苏联五位领导人照片: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师:仔细观察苏联领导人的照片,你会发现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律,试着找找。
生(笑):没头发,有头发,没头发,有头发,没头发。
师:头发最浓密的这位——斯大林,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有关于他的“斯大林模式”
以一个笑话导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加深学生对苏联领导人的印象,将本专题三个课时的内容联系起来。
(展示)概念“斯大林模式”: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活动)情境创设
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我们在苏联遇到四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他们会帮助我们去了解苏联那个时代,了解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人物设定:1、领导人;2、农民;3、工人;4、军官
先抛出本课重点概念,将本课的主线“斯大林模式”展开,并引导学生明确斯大林执政的时间段,提供创设情境的背景。
情境创设让学生代入角色去思考问题,拉近时空距离。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路是如何走出来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展示)人物:领导人
人物描述:苏联必须要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为此,我们制定了一整套的工业化方针。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活动)师:这位领导人的叙述有点简单,请同学们针对这段话自己设计几个提问,让我们了解得再详细一些。
问1:苏联为什么要尽快实现工业化?
问2:如何实现工业化?
问3:经过怎样的努力?
问4: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么这些问题我们能借助课本得到答案吗?
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追问:为什么能够做到“尽快”?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有没有相似之处?……
师:回答“成绩单漂亮在哪?”这个问题,用书上的文字叙述当然可以,有没有更为直观的答案?
生:图表、数据
师:书上的图表利用排名比较得出结论,还可以用怎样的图表?
(展示)折线图
师:“成绩单”完美吗?存在哪些问题?我们也可以利用图表来了解
(展示)图表
生: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牺牲了农业和农民。
(过渡)农民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让我们来了解
学生自己设计提问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问自答”的方式梳理和巩固知识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追问和引导,要做充分的预设。
逆向思维设计问题,不是通常的由材料分析得出结论,而是让学生由结论去考虑材料。也能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展示)人物:农民
人物描述:
A我要向国家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
B我因为不愿加入集体农庄,受到了这样的威胁:“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我的所有财产被转交集体农庄,被赶到了荒芜寒冷的西伯利亚。
师:请判断,这些情况有可能真实发生吗?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师:农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来保证工业化的实施。
这部分内容是发展要求。为知识衔接目的仅让学生作阅读了解。所以只设计三段材料让学生作判断。
(小结)师: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通过小结梳理知识点。明确斯大林模式确立时间和标志。回到主线,并自然引出下一部分内容——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路的独特之处)
(展示)人物:工人
人物描述:我每天按时上下班,完成布置的工作,回家后凭票证买东西,很多时候还买不到。住宅是统一分配的,很小,只能一家老小挤在一起。
猜想:工人在不同的工厂境遇是否有所不同?
引导:工作量不同(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工资一样(公有制,排斥市场调节,计划经济)
人物描述补充:美国工人却羡慕我们。
问3:为什么美国工人会羡慕同时期的苏联工人?
引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工人失业;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一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工人不会失业。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问1让学生找出人物描述中隐藏的信息,同时概括教材内容。问2引出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后面内容(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做铺垫。
(展示)人物:工人
今天我去打电报,电文中提到了斯大林的名字。电报员要我必须在“斯大林”上面加上“伟大领袖”字样,我没有加,电报就打不出去了。
问1:这说明了什么情况?
生:个人崇拜?
问2:个人崇拜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展示)禁止:有损于斯大林的个人权威;不利于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利于宣传苏联建设成就。
师:学术文化政治化、思想一元化。
(过渡)师:为什么不敢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展示)人物:军官
我是苏军的高级军官,我没有犯罪,却遭逮捕并即将被处决。
问1:这反应了什么情况?
生:大清洗运动
追问:只有军官受到大清洗吗?大清洗运动造成什么后果?
引导: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苏联人的生死都取决于斯大林的一只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破坏(军官身份联系二战苏德战场前期的溃败)
从个人崇拜到大清洗运动,工人和军官的特殊经历对学生造成冲击,加深印象。让学生了解体会高度集中的政治模式和思想文化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师:感受斯大林模式,最大的特点?
生:高度集中
(活动)让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完成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特点(内容)
评价
经济
单一公有制
计划经济
重工先导比例失调
政治
权力高度集中
政治斗争激烈
忽视民主法制
思想
个人崇拜
思想一元化
学术文艺政治化
(拓展延伸)师:“计划”有其积极性,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苏联的地方?但斯大林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我们现在走出苏联那个年代,回到现在的中国,今天,我们已经努力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表格)略
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斯大林模式三个方面有直观印象。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相对开放的题目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拓展延伸部分有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复习巩固专题三部分,搭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二是强调“斯大林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三是在学习斯大林模式过程中,学生会联系到中国的大跃进和文革等内容,增加延伸内容能在情感态度上引导学生,让学生更能体会改革的重要性
课件21张PPT。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斯大林模式:
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领导农民工人军官感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必须要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为此,我们制定了一整套的工业化方针与政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路是如何走出来的领导我来回答我要提问领导农民工人军官感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路是如何走出来的A 我要向国家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
B 我们全村都必须加入集体农庄,我不愿意就受到了这样的威胁:“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 我的所有财产被转交集体农庄,被赶到了荒芜寒冷的西伯利亚。
农民真假?领导农民工人军官感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每天按时上下班,完成布置的工作。下班回家后凭票证买东西,很多时候还买不到。住宅是统一分配的,很小,只能一家老小挤在一起。
美国工人却羡慕我们。
路的独特之处工人今天我去打电报,电文中提到了斯大林的名字。电报员要我必须在“斯大林”上面加上“伟大领袖”字样,我没有加,电报就打不出去了。
路的独特之处工人有损斯大林个人权威不利于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利于宣传苏联建设成就领导农民工人军官感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是苏军的高级军官,我没有犯罪,却遭逮捕并即将被处决。
路的独特之处军官大清洗运动领导农民工人军官感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
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结合特点评价斯大林模式权力高度集中
政治斗争激烈
忽视民主法制个人崇拜
思想一元化
学术文艺政治化单一公有制
计划经济
重工先导比例失调结合特点评价斯大林模式权力高度集中
政治斗争激烈
忽视民主法制个人崇拜
思想一元化
学术文艺政治化在当时形势下保证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个人崇拜民主法制破坏压制学术思想的创造性和思想文化的繁荣能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单一公有制
计划经济
重工先导比例失调一度推动生产力发展;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农工轻比例失调,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斯大林模式:
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化农庄农业制度农、轻、重协调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道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