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30 14: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淮阴师院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22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我们需要读书,因为书藉对人的影响,是潜移墨化的。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素养,还能够增长知识。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同学们,让书香溢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①给文段的两个加点字注音。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4分)(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2016年淮安市继续举行了第四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有专家认为,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读书节活动,确保本届活动收到预期效果。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名著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在国际天文会议上,他为他的发现作了雄辩地论证,但没有人相信他的报告。
因为他穿的是土耳其人的服装。大人们,就这个德性,以衣冠取人。
幸好,为了维护b612小行星的声誉,土耳其独裁者颁布了一条法令,命令百姓改穿欧式服装,否则处以死刑。
1920年,这位土耳其天文学家身穿一套极考究的西服,再一次在国际会议上作了论证。这一回,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①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法国的

②从土耳其科学家论证小行星B612的曲折历程
,你想到了什么?

你喜欢小王子吗?和我们说说你心目中的“小王子”。
4.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题1分。请注意:1-6为必答题;;7-10为选答题,请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题。)
必答题:
念天地之悠悠,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起舞弄清影,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万家忧乐到心头。(《湖南岳阳楼对联》)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
。(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⑤但愿人长久,
。(宋
苏轼《水调歌头》)
⑥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选答题:

,月中霜里斗婵娟。(唐
李商隐《霜月》)
⑧梅须逊雪三分白,
。(宋
卢梅坡《雪梅》)
⑨春城无处不飞花,
。(韩翃《寒食》)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
阅读与感悟(5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5-6题(7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5.
诗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
,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4分)
6.
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或词语,品味它的妙处。(3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7-11题。(23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幼时记趣》)
(乙)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曹冲称象》)
(校:通“较”,比较
太祖:曹操,即曹冲之父)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明察秋毫

果如鹤唳云端
③智意所及
④太祖欲知其斤重
8.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③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9.
《幼时记趣》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童年生活的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答:
10.
童年的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对观察到的事物敢于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像。文中多处语句体现作者丰富的想像力,请从《幼时记趣》中选择一处加以赏析。(5分)
11.所选两文都反映主人公幼时有超于常人的能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的过人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三)阅读《最温暖的墙》,完成12-15题。(14分)
最温暖的墙
①我的朋友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老师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2.读完全文,你觉得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3分)
13.第四段画线句子对教室气氛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文章第⑧节说“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请联系上下文发挥想像,描绘老师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40个字)(3分)
15.说说文章题目《最温暖的墙》的含义。(4分)
(三)阅读《春燕来归》,完成16-19题(14分)
①春暖花开,桃花粉了,垂柳绿了,春水涨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燕子飞回来了。看着眼前寻寻觅觅,似曾相识的小精灵,让我想起了儿时对燕子的记忆。
②我家老屋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几排高高低低的电线穿行而过。清晨或傍晚,燕子们常像约好似的,如列队的士兵齐刷刷地在电线上站成一排,小黑点像音乐简谱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③燕子喜欢将巢穴搭建在附近农户房屋的木梁上,好亲近人类。掏燕窝,捉燕子,捣燕窝是我儿时的乐趣。
④每当大人们不在家,燕子飞出去的时候。我总会搬一张椅子,上面放张小凳,燕巢便伸手可及了。
⑤不当着燕子的面捣毁燕窝,燕子是不会记恨的。来年花开的时节,燕子还会一如既往地飞回原来的地方建巢。在我家西边的池塘边,会看见燕子飞来飞去,用嘴衔着潮湿的泥土与软草茎。不几日,一个崭新的碗型的灰褐色燕巢建成了。看着燕巢,我常常感觉特别好奇,光滑滑的房梁,燕巢是怎么搭建上去的,总想一探究竟。
⑥大人们说燕子很辛苦,不准我逮燕子,捣毁燕巢。他们还讲,燕子是有灵性的,燕子在哪家搭窝,这家人必有好报。我们庄就有户人家,原来只有女主人一人喜欢燕子。有一天傍晚,燕子却迟迟不肯回巢,围绕女主人叽叽喳喳地啼个不停,燕子带领主人到达孩子昏迷出事的地点,孩子被及时发现而得救。一家人非常感激燕子,从此都喜欢上了燕子。
⑦2009年春天,我回故乡探亲,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偶能见到田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一样的燕子,“嗖”地一声从我眼前掠过,像是飞行表演。母亲告诉我,现在到处是砖瓦房,燕子少了,看不到燕子来了,不知道燕子在什么地方搭窝。想起母亲的话,回忆儿时对燕子的愧疚,我的心中怅然若失。
⑧有一次,我站在二姐家临街的商店门前,眼前忽然一亮,无意间瞥见雨篷下有盏吸顶灯,被一块黄褐色的燕窝包裹着。燕子巧妙地利用吸顶灯与天棚之间仅几公分的间隙,借助吸顶灯不会掉下来的支撑,搭建起了自己的爱巢。燕子夫妇竟然利用这个罅隙的地方筑巢,可谓用心良苦!看着飞进飞出的老燕,张着黄色小嘴叽叽喳喳嗷嗷待哺的毛茸茸雏燕,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亲切。
⑨来年燕子们又飞回来了,在雨篷吸顶灯下又筑起了自己的爱巢。有一天傍晚,我去商铺买东西,看见了这样的一幕情景。一只雏燕不知是初学飞行,还是母燕喂食不小心的缘故,竟从窝里掉了下来,却再也无力飞回。
⑩“宝宝(二姐家五岁的孙子),
去找一个竹竿来,把小燕子弄上去。”二姐连忙吩咐。只见宝宝乐滋滋地从厨房后面拖来了一根细竹竿,递给奶奶,又忙不迭地跑
去伸手抓小燕子。惊慌失措的雏燕,显然是受到了惊吓,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好长时间才舒缓过神,扑棱着翅膀挣扎起来,只见它细细的小腿紧紧地抓住竹竿,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身体歪斜着,晃动着。二姐小心翼翼地挑起竹竿,将雏燕送回窝里。两三只燕子站在窝门前,充满了感激,叽叽喳喳叫嚷欢迎雏燕回家。
16.找出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对“春燕”喜爱的一个词语。 (
3分)
17.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偶能见到田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一样的燕子,“嗖”地一声从我眼前掠过,像是飞行表演。
18.
燕子引领庄户女主人找到昏迷的孩子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19.从文中“(而今)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一句可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4分)。
答:
构思与表达(40分)
20.成长伴随着人的一生。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成长的故事丰富多彩。人是这样,世界上万事莫不这样。关于成长,你一定还有好多话要说……
请以“成长”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淮阴师院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考试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积累与运用(22分)
1.(4分)
①升
shēng



藉   
改为
 籍


 
改为

2.(4分)
修改①
后面去掉“否”,或在成功前面加“能否”。
修改②

实施”和“策划”换位置。
3.(6分)
1、(2分)《小王子》
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
2(2分)大人世界里的荒唐和虚伪,讽刺人们只关注抽象的数字,而不注重问题的实质。
3、(2分)略
4.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略
阅读与感悟(68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5-6题。(7分)(略)
5、地白
树栖鸦
6、示例一:“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人间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示例二:“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更衬托出夜的寂静。(选其它文字亦可,写出该词在诗中的表现力即可。)
阅读《幼时记趣》和《曹冲称象》,完成7-11题。(23分)
7.(4分)①
眼力
②(鹤、鸿雁等)高亢的鸣叫
③达到④想要
8.
(6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9.
(4分)

10.(4分)略
11.(3分)甲文略。乙文体现在曹冲聪明,能懂得类推事物的道理。
(三)阅读《最温暖的墙》,回答12-15题(14分)
12.(3分)这是一位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好老师。
13.(4分)
环境描写,运用比喻手法突出粉笔头发出的声音很轻,烘托教室安静的气氛,表现孩子们顽皮、懂事、富有爱心的特点。为下文孩子们给粉笔穿“外套”做铺垫,突出本文的中心。
14.(3分)分析:请从以下方面考虑,她被孩子的可爱与关心打动了,心灵受到了震动,精神受到了激励,觉得要更加努力工作。(1.注意人称2.结合语境,抓准心理活动的内容)
15.(4分)一是指学生们为了保护老师的手包在粉笔上的彩纸;二是指学生们对老师的关怀在老师心里筑起一道隔离冰冷和疼痛的最温暖的心墙。这里用比喻手法,将孩子们的爱心比作温暖的墙。
(四
阅读
《春燕来归》,完成16-19题(14分)
16.小精灵(3分)
17.(4分)通过比喻修辞手法以及动作描写,刻画出了春燕轻盈矫健的身姿,表达出了作者对春燕的无比喜爱之情。
18.
突出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告诉我们春燕是极有灵性的,只要你用心善待它,它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回报你。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突出主题2分,“丰富内容”“增
加兴趣”1分,共3分)
19.(4分)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意思相近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