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红军长征(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红军长征(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30 15:36:0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红军长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长征的经过,归纳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2)能够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要事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让学生概括本课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长征经过的了解,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人们人格的力量。
【教学难点】
能够归纳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战胜了怎样的艰难险阻 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进,去感受革命的艰难曲折,去体验伟大的长征精神吧!
一、长征的开始
教师: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困剿一。根据地军民在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的先后指挥下,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连续取得了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看书P70页议一议红军为什呢长征?
学生: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重点“围剿一中央革命根据地。那时候,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目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红军反“围剿”一再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蹄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
教师:说一说长征开始的时间、地点、前期经过?
学生:时间:1934年10月;地点:中央革命根据地;前期经过: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生死关头) ——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遵义会议
教师:议一议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学生:遵义会议的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内容: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 遵义会议结柬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枚关的转折点。
教师: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竞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学生:因为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军事指挥小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的胜利
教师:看书P72-73页,说一说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中又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学生发言后
教师总结: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10吴起镇会师——1936.10会宁会师(结束)
教师:说一说:飞夺沪定桥战斗的紧张、激烈、惊险。
学生:沪定桥位于沪定县城西面,桥长超过百米,有13根碗口粗的铁索。敌人派重兵扼守东桥头,还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以为红军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过去。5月29日下午,在火力掩护下,红军先头团的22名突击队员背挂马刀,腰捆手榴弹,挎着冲锋枪和短枪,冒着敌人的盆烈炮火,攀援横空摆荡的光溜溜的铁索,奋勇冲向对岸。狡猜的敌人忽然放火焚烧桥头的亭子,顿时浓烟滚滚。突击队员们毅然跃入火海,冲向敌阵,一举占领了东桥头。夺桥红军进入城内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后续部队迅速跟进。当晚,红军占领了沪定城。
教师:想一想红军过草地面临怎样的危险
学生:草地纵横六百余里,没有树木,没有村庄,不见人烟。地面布满草丛和水坑。草丛和水坑下是深不可测的泥潭。
教师:议一议 红军长征过程中会有那些方面的困难?
学生:①.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阻截。②.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③.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④.复杂的民族关系。
教师:议一议:红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那些?
学生: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善战。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
【拓展】
教师:欣赏毛泽东诗词《七律 长征》,回顾长征历史,说说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
学生: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小结】
教师:重走长征路,说一说长征路线。
学生:1934.10瑞金出发(开始)——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1935.1遵义会议(转折)——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10吴起镇会师——1936.10会宁会师(结束)
【练习】
1.1935年10月,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
 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诗中的“三军”指的是(   )。
 A.陆、海、空军         B.红一、二、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
2.以下是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会宁会师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3. 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
 C.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
4.遵义会议后,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是(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
5.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转移”指(   )。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6.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   )。
 ①从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全力纠正了错误
 ②毛泽东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
 ③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
 ④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7.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伟大的“长征精神”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
练习答案
1-6、CACCCD
7、原因:毛泽东等为领导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实现理想不懈的奋斗精神等。长征精神包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集体主义精神;革命艰苦奋斗精神等。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红军长征练习
一、选择题
1.“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
A.一大 B.遵义会议
C.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境剧《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D.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遵义会议后,林伯渠写下了“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已无歧”的诗句,这句诗赞颂了工农红军(  )
A.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 B.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C.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 D.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4.达州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学习主题是(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进步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5.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面对险峻艰苦的环境,战胜了强大而凶残的敌人,走了二万五千里,实现了战略大转移。请你将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排序(  )
①四渡赤水 ②强渡乌江 ③强渡大渡河 ④巧渡金沙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6.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
A.瑞金 B.遵义 C.会宁 D.吴起镇
7.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所述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  )
A.启迪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8.识读地图是历史学习应掌握的技能,与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相符合的是(  )
A.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B.中国工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C.八路军主动出击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D.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9.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了战略转移。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这一伟大传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10.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二、判断题
1.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 (判断对错)
2.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______ (判断对错)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
2015年6月6日,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全国书画巡展河南首展开幕。据了解,此次全国书画巡展旨在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光荣传统,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强国梦”的时代主旋律,以书画展的形式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的爱国主义热情,告慰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35年1月,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会议?
(2)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
红军长征练习答案
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在这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据所学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思想被写入党章是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ABD三项表述都正确。故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到红军长征,革命的实践,使林伯渠越来越坚信毛泽东是中国党内正确路线的代表,并始终坚定地站在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一边.当遵义会议传来恢复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时,林伯渠激动不已,写下了“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已无歧”的诗句,坚信只要沿着毛泽东所制定的正确路线,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故选A。
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查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的主题思想。依据所学知识,“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故选D。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军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过半,随后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故选D。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故选C。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可知: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C。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根据所学可知:图中反映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年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实现了战略转移,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根据时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战略转移”可以判断这一传奇是长征.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1936年经历了江西、贵州最后到达陕北,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红军长征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经过一年的艰苦行军,行程2万多里,长征取得胜利,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对沿途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A项、B项、C项是正确的,长征的胜利并不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成功。故选D。
判断题
1.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中共七大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一次会议,主要讨论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大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因此应是遵义会议,而不是中共七大。故答案为:×。
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故答案为:×。
材料分析题
【答案】(1)遵义会议。
(2)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解析】(1)考查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由于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遵义会议以后,红军不畏艰难,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挥师北上.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9张PPT)
红军长征
导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战胜了怎样的艰难险阻 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进,去感受革命的艰难曲折,去体验伟大的长征精神吧!
国民党兵力 红军兵力 反“围剿”结果
第一次 10万 4万 胜
第二次 20万 3万 胜
第三次 30万 3万 胜
第四次 30万 7万 胜
第五次 50万 8万 败
中央工农红军粉碎敌人五次“围剿”情况简表:
看书P70页议一议红军为什呢长征?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












西
瑞金
江 西
湖 南
福 建


广 西
西 康
四 川

吴起镇


毛尔盖
泸定桥
安顺场
贵阳


腊子口
草地
雪山
1934.10.
1935.10.
遵义
1935.1.
损失惨重,生死攸关
说一说长征开始的时间、
地点、前期经过?
时间:1934年10月;
地点:中央革命根据地;
前期经过: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生死悠关的关头) ——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枚关的转折点。
说一说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竞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材料一:遵义会议(1935年)前:
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为了打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与国民党合作北伐,但经受了大革命的失败、经历“右”倾主义错误。在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中,由于“左”倾错误的指导思想,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
材料二:遵义会议(1935年)后: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从长征的胜利,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并成立了新中国。
纠正军事错误,改组领导机构。挽救了党和红军,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说一说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中又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三大主力会师
谁能讲一讲 飞夺沪定桥战斗的紧张、激烈、惊险故事。
想一想红军过草地面临怎样的危险
一望无际的草地,没有树木,没有村庄,不见人烟。地面布满草丛和水坑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深不可测的泥潭。
毛泽东《长征 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图中吃的野菜
议一议 红军长征过程中会有那些方面的困难?
议一议 红军长征过程中会有那些方面的困难?
①.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阻截。
②.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③.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
④.复杂的民族关系。
议一议:红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那些?
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善战。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
回顾长征历史,说说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又是宣传队。长征又是播种机……
——-毛泽东







1934.10瑞金出发(开始)——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1935.1遵义会议(转折)——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10吴起镇会师——1936.10会宁会师(结束)
练一练
1.1935年10月,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诗中的“三军”指的是( )。
 A.陆、海、空军   B.红一、二、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
2.以下是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会宁会师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3. 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
 C.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
C
A
C
4.遵义会议后,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是(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
5.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转移”指( )。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C
C
6.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   )。
 ①从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全力纠正了错误
 ②毛泽东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
 ③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
 ④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7.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伟大的“长征精神”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
D
  毛泽东等为领导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实现理想不懈的奋斗精神等。
  长征精神包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集体主义精神;革命艰苦奋斗精神等。
【板书设计】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参加部队: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
经过:1934.10瑞金出发(开始)——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1935.1遵义会议(转折)——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10吴起镇会师——1936.10会宁会师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