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最后一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叩、刹、硝、髓、铸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英国,在1842年8月29日,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在1860年10月,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交给英国管辖,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英国从而占领香港全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在香港即将回归的最后一分钟,我们发出的心声。21教育网
2.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1. 出示香港图片,感受我们的祖国的一部分。
2.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音频范读课文,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3.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4.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叩问 刹那 硝烟 骨髓 铸进
刹那: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骨髓: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三、精读领悟
1.用4个字概括每小节。
第一节:等待回归
第二节:升旗仪式
第三节:回顾历史
第四节:展望未来
2.等待回归:
(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2)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21·cn·jy·com
(3)此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无比激动。想到离开祖国怀抱的香港马上就要回归,人们心如鼓擂。
(4)你如何理解叩问?发挥想象,人们会叩问些什么?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可以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以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www.21-cn-jy.com
3.升旗仪式:
(1)指名朗读第2小节。
(2)作者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a五星红旗和香港的区旗冉冉升起
b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c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d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e微微颤抖的嘴唇
f一遍又一遍的呼唤
(3)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人们的心情除了激动更多的还是自豪!香港在历经150多年的漂泊,终于回到祖国的环抱了,中国人成了香港真正的主人,怎能不令人激动与自豪!2·1·c·n·j·y
(4)旗杆象征着什么?
“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5)你如何理解“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看到了万众欢腾的场面,在升旗仪式现场却是刹那的寂静,透过这表面的寂静,我们看到中国人内心对香港回归的殷切期盼,禁不住颤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泪水——那是什么泪?
欣慰而自豪的泪水。
4. 回顾历史
(1)出示虎门销烟的图片,回顾历史的悲哀。
虎门销烟的胜利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顶点,它沉重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的走私活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21·世纪*教育网
(2)“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3)“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
(出示列强侵略的资料)
使学生理解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4)此时流淌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香港的回归使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豪,此时的泪水是喜悦的泪珠在缓缓地流淌。21cnjy.com
(5)“使大海沸腾”指什么?
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5. 展望未来
(1)齐读最后一节。
(2)“是午夜,又是清晨”,仅仅是指时间吗?
它既指屈辱的结束,又指崭新的开始。
(3)“紫荆”指什么?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这里的“紫荆”指香港
(4)“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暗示着回归后的香港会更加的繁荣、富强。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美好的祝愿。
6.课外拓展
搜集诗歌《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
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四、课堂总结
香港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回归祖国怀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
五、课堂练习
1.填空
“叩”的部首是( 口 ),第五笔是( 竖 )。
“硝”的部首是( 石 ),第五笔是( 横 )。
“髓”的部首是( 骨 ),第七笔是( 横折勾 )。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挺直)的脊梁 (世纪)的钟声 缓缓地(升起)
(颤抖)的嘴唇 (美丽)的紫荆 悄然(落地)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24.最后的一分钟
第一节:等待回归
第二节:升旗仪式
第三节:回顾历史
第四节:展望未来
【教学反思】
《最后一分钟》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的一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首诗描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篇课文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全诗四个小节,每一小节都层次清晰,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决定以"读"为核心,采用传统的逐段讲解逐段诵读的方式。在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为了学生对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更加直观的体会,我寻找到一些照片帮助学生更深入体会感情。与学生共同回顾了那段惨痛的历史,接着要求学生边联想那屈辱的场景,边朗读诗句,从而读出了对往昔的沉痛,读出对如今扬眉吐气的珍惜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最后一分钟》练习
一、我能读准生字字音(用“√”表示出来) 。
刹(chà shā)那 骨髓(shuí suǐ)
硝(xiāo qiāo)烟 铸(zhù zù)进
悄(qiǎo qiāo)然 叩(kōu kòu)问
二、我能把词语与意思连起来
叩问 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 骨头空腔中柔软橡胶一样的物质。
脊梁 真诚热切地询问。
骨髓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三、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销烟 一( )泪珠 一( )条约
一( )霞光 一( )红日 一( )红旗
四、给多音字组词。
kàn( ) kōnɡ( ) qiǎo( )
看 空 悄
kān( ) kònɡ ( ) qiāo( )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寂静 安静 平静 幽静
1.一阵大风过后,湖面上又恢复了 ( )。
2.上课铃响了,校园里十分( )。
3.到了深夜时,整个村子格外( )。
4.贝多芬走在的小路上,听见茅屋里传来了琴声( )。
六、判断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
2.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 )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果。 ( )21教育网
七、阅读
《乡 愁》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 )邮票 乡愁是一方( )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 )船票 乡愁是一湾( )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
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 、 、 、 。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 、 、 、 。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 。
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 )。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最后一分钟》答案
我能读准生字字音(用“√”表示出来) 。
chà suǐ xiāo zhù qiǎo kòu
二、我能把词语与意思连起来
叩问 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 骨头空腔中柔软橡胶一样的物质。
脊梁 真诚热切地询问。
骨髓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三、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场 )销烟 一( 滴 )泪珠 一( 纸 )条约
一( 片 )霞光 一( 轮 )红日 一( 面 )红旗
四、给多音字组词。
kàn(看见 ) kōnɡ(空间 ) qiǎo(悄然 )
看 空 悄
kān(看家 ) kònɡ ( 空隙 ) qiāo( 悄悄)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平静 2.安静 3.寂静 4.幽静
六、判断句子是否比喻句。
1×;2√;3√;4×。
七、阅读。
2.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3.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4. 台湾海峡
5.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1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十四课
最后一分钟
激趣导入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交给英国管辖,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英国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音频范读课文,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初读感知
这首诗描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人体内的造血组织,位于长骨的髓腔及所有骨松质内
初读感知
理解
词语
叩问
刹那
硝烟
骨髓
铸进
刹那: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chà nà
zhù jìn
gǔ suǐ
xiāo yān
kòu wèn
骨髓:人体内的造血组织,课文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
精读感悟
2
1
3
4
等 待 回 归
升 旗 仪 式
回 顾 历 史
展 望 未 来
用4个字概括每小节
精读感悟
01
等待回归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拟人
精读感悟
此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无比激动。想到离开祖国怀抱的香港马上就要回归,人们心如鼓擂。
精读感悟
你如何理解叩问?发挥想象,人们会叩问些什么?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可以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以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1
精读感悟
02
升旗仪式
作者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五星红旗和香港的区旗冉冉升起
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微微颤抖的嘴唇
一遍又一遍的呼唤
1
2
3
4
5
6
精读感悟
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人们的心情除了激动更多的还是自豪!香港在历经150多年的漂泊,终于回到祖国的环抱了,中国人成了香港真正的主人,怎能不令人激动与自豪!
精读感悟
“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旗杆” 象征着什么?
精读感悟
“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看到了万众欢腾的场面,在升旗仪式现场却是刹那的寂静,透过这表面的寂静,我们看到中国人内心对香港回归的殷切期盼,禁不住颤动。
精读感悟
泪水——那是什么泪?
欣慰而自豪的泪水。
精读感悟
03
回顾历史
虎门销烟
精读感悟
“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精读感悟
“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
指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侵华
精读感悟
此时流淌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香港的回归使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豪,此时的泪水是喜悦的泪珠在缓缓地流淌。
精读感悟
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使大海沸腾”指什么?
精读感悟
04
展望未来
它既指屈辱的结束,又指崭新的开始。
“是午夜,又是清晨”,仅仅是指时间吗?
精读感悟
“紫荆”指什么?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这里的“紫荆”指香港。
精读感悟
“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暗示着回归后的香港会更加的繁荣、富强。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美好的祝愿。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课堂总结
香港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回归祖国怀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
1.填空
“叩”的部首是( ),第五笔是( )。
“硝”的部首是( ),第五笔是( )。
“髓”的部首是( ),第七笔是( )。
课堂练习
口 竖
石 横
骨 横折勾
课堂练习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脊梁 ( )的钟声 缓缓地( )
( )的嘴唇 ( )的紫荆 悄然( )
挺直
世纪
升起
颤抖
美丽
落地
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24.最后的一分钟
第一节:等待回归
第二节:升旗仪式
第三节:回顾历史
第四节: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