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一、单选题
1、“当瓦特为改进蒸汽机而负债累累时,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家罗巴克为其偿还债务,允许其使用他工厂中的工具,并出资三分之二与瓦特合伙申请新蒸汽机的专利权”。由此可见在工业革命中(
)
①蒸汽机是瓦特最早发明的
②企业家的资助是技术变革的重要条件
③技术工人未参与技术革新
④已经出现了激励技术革新的专利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
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3、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4、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5、某校高一5班学生在学习和讨论英国历史时,有如下一些议论,你觉得下列他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B、“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
C、“在英国,首相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是诗人雪莱作品中名句”
6、下表是2006年中国与世界创新型国家比较表,它反映出的问题是
项目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对外技术依存度
万人专利拥有量
创新型国家
70%以上
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5%以下
美国
德国
日本
1760件
1750件
1500件
中国
39%以上
50%以上
10件
A、科技不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B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科技贡献率低,自主研发能力差
C、世界经济格局已是美日欧三足鼎立
D、对外技术依存度决定了国家发展速度
7、(2015江苏)“科学革命引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8、如图所示是某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的装置。图片所示最可能进行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电磁感应实验
B、电报实验
C、水蒸气冲力实验
D、电子放射线实验
9、1819年8月,一份讣告这样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是指( )
A、发电机
B、蒸汽机
C、珍妮机
D、内燃机
10、“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爱迪生的贡献是( )
A、发电机
B、改良蒸汽机
C、电磁感应
D、发明电灯
11、有人说:“14~17世纪,西方出现了近代科学的曙光,而中国则呈现出传统科技的晚霞。”能支持该说法的一组是( )
A、牛顿经典力学的提出与《天工开物》
B、电磁学的确立与《本草纲目》
C、进化论的确立与《农政全书》
D、相对论的提出与《梦溪笔谈》
12、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
A、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
B、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1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
( http: / / www.21cnjy.com )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14、(2016 海南)自1962年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丁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二、材料分析题
15、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识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材料一中所示两个科技中心形成的因素各有哪些?它们的外传或扩展对世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科技中心的迁移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16、在近代时期,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促进了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在近代科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除了两次工业革命外,近代西方还取得了哪些主要的重大科技成就?
(3)简要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三、综合题
17、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密切,既是一个时代的表征,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使我心中充满又惊又喜的感觉。……大炮和破击炮轰击时,最大射程(即炮弹发射的最远距离),是在仰角45度时获得的……但是要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通过探索原因而达到对某一效应的理解会使人顿开茅塞,从而使理解和确证其他事实无须再借助实验,目前的例子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伽利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价值。
(2)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新思潮对欧美社会革命的作用。
(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持什么看法?试举一例文学艺术美术作品佐证这一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四、问答题
18、(2015·上海单科)霸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衰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
19、(2016·陕西宝鸡一模)阅读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
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请你以17—19世纪的英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并以文明史观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016·广东佛山一模·41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07—1775年英国在北关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达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等整理
历史解释就是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合理地说明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后做出恰当的判断。以此标准对上述材料进行历史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答案】C
【考点】改良蒸汽机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企业家罗巴克为其偿还债务,允许其使用他工厂中的工具,并出资三分之二”可知,企业家的资助是瓦特改进蒸汽机的重要条件;“申请新蒸汽机的专利权”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专利制度,②④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2、
【答案】B
【考点】科技成就,经典力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主要成就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和西方科技较大的差别是,中国科技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也即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就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这一特点。徐光启和哥白尼的科技成就的强烈反差,本质是由于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本题选B项。A项说法与本题无关;C项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D项说法错误,明朝中西文化的差距并未形成,应该始于明末清初。故选B。
3、
【答案】B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现代信息技术
【解析】【分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故火车司机应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电话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876年,贝尔获得发明电话,因此接线员应属于19世纪后期的职业。飞机也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并且获得试飞成功,故飞行员应产生于20世纪初;网络是二战后产生的,故本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排列式选择题(先后顺序式选择题)题目特点: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顺序,特别是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其形式有序号式和非序号式两种。此类题目的解法:解答此类选择题可采取首尾两端法(从头或从尾判断),即先确定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能确定最早或最后一个,即使其中个别时间未掌握,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答案,或大大提高命中率。能否准确、牢固掌握时间概念是答好此种题型的关键
4、
【答案】B
【考点】《共产党宣言》,生物进化论
【解析】【分析】《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涉及的领域不同,《物种起源》没有涉及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排除A。《共产党宣言》与宗教思想桎梏无直接关系,排除C。二者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排除D。《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正确选项为B。
【点评】《物种起源》的发表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
'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运动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5、
【答案】C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两次鸦片战争,文学的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C项“首相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说法错误,首相仅是掌握行政权,权力中心是在议会,故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符合史实,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6、
【答案】
B
【考点】
现代信息技术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贡献率来看,中国远低于创新型国家,但对外技术依存度看,却远高于创新型国家。万人专利拥有量来看,中国远远低于创新型国家。即可概括出中国科技贡献率低,自主研发能力差。因此本题只有B项符合题意。
7、
【答案】A
【考点】经典力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理性之手“”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信息说明牛顿经典力学中观察实验理性方法得到实践,开启了人类历史第一次自然大综合,故A项正确。达尔文主要是生物学领域,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论述相对论,故C项错误;普朗克提出量子论,与材料中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点评】本题关键是掌握经典力学的意义,解题关键是对牛顿经典办学内容以及影响的掌握。牛顿经典办学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和万有引力构成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我党的重要支柱;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8、
【答案】A
【考点】电气技术的应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知识。图片所示的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BCD三项均与图片不符。故选A。
【点评】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后,科学家们又在电磁感应实验的基础上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到20世纪初,电力终于得到广泛的应用
9、
【答案】
B
【考点】
改良蒸汽机
【解析】
【分析】从材料中的时间“1819年”可以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的是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它”指的是蒸汽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瓦特的贡献,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信息“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
【答案】D
【考点】电气技术的应用
【解析】【分析】“点燃了世界”即电灯的发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爱迪生的贡献,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1、
【答案】B
【考点】科技成就,经典力学
【解析】【分析】符合“14~17世纪”这一信息的只有牛顿经典力学与《天工开物》。【点评】本题主要考查14——17世纪的东西方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时间限定“14——17世纪”。
12、
【答案】
D
【考点】
改良蒸汽机,现代信息技术
【解析】
【分析】材料提到,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古代和现代的科技、经济水平不同,反映了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故D项正确。大众文化审美,材料未涉及,故A项排除。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过于表面化,故B项排除。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没有突出材料主旨,故C项排除。
【点评】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影响;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影响。
13、
【答案】
D
【考点】
现代信息技术
【解析】
【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度不大,依据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D项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相符;A项在前两次技术革命就已具有;B项应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C项“学科越来越少”说法错误。
【点评】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向“距离”挑战·第三次科技革命。
14、
【答案】
D
【考点】
现代信息技术
【解析】
【分析】机器人的使用并没有得到普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A项错误;机器人的使用并没有形成强大的生产力,故B项错误;机器人的使用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机器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其使用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点评】本题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本题的解答比较容易,试题的命制契合了“科技创新”的热点。
二、材料分析题
15、
【答案】
(1)因素:中国农耕文明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科技文化领先世界(或:政治上,国家统一;经济上,经济发达;文化上,科技文化领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殖民扩张(扩大市场、积累资金)。影响:造纸术外传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更为密切,东方从属于西方。
(2)问题: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原因:与苏联军事斗争的推动;经济实力的强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水平是政治经济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
【考点】改良蒸汽机,电气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解析】【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概括原因;第二小问要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实际要求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结合教材内容即可回答。第(3)问实际说明了科技在国家和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点评】分析比较“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时代
动力(能源)
信息传播方式
工业革命前
人力、畜力等
马车
蒸汽时代
蒸汽机
蒸汽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
电力、石油
电话、留声机、飞机、汽车
信息时代
原子能(核能)
互联网
16、
【答案】
(1)欧洲的文艺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潮流,催生了许多科学巨匠;科学领域的突破又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革命。
(2)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考点】经典力学,生物进化论,改良蒸汽机,电气技术的应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科技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近代西方科技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三、综合题
17、
【答案】
(1)观点: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研究的方法应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价值: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2)影响:批判封建神学,形成理性主义思潮(启蒙运动)。举例: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3)看法: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举例:《自由引导人民》(1分)。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4)认识:科学技术史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启蒙运动,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典力学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使我心中充满又惊又喜的感觉”和“但是要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可知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应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第二小问考查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该观点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可知批判封建神学,据材料二“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和“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可知形成理性主义思潮(启蒙运动);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宣传启蒙思想,鼓励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殖民压迫,争取民主和独立而展开的社会革命。(3)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和“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可知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第二小问据材料三“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例子可举《自由引导人民》,画面中,左手执枪、右手高举三色旗的自由女神形象,突出体现了为自由而战的主题和浪漫主义特征,在女神的引导下,慷慨激昂的学生、市民冲破战争上的滚滚硝烟,奋勇前进。(4)本小问属于历史认识题,关系类试题,关键是抓住认识对象之间有何相互影响,据材料一、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史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学艺术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
四、问答题
18、
【答案】一战后英国的世界霸权逐渐走向衰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的势力迅速膨胀,双方的力量对比差距不断缩小。经济上,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美国则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政治上,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美国确立了在亚太地区的优势,而英国的海上霸权开始丧失。《威斯敏斯特法案》颁布后,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日趋瓦解。二战彻底改变了美英的力量对比。经济上,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构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英国则因经济困难,只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政治上,美苏两国迅速崛起,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而英国只能依附于美国领导下的西方阵营。此外,战后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其在核能、空间技术、互联网上的优势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凡尔赛体系的构建,华盛顿体系的构建,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解析】【分析】以英国与美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为切入点,选择两个阶段论证英国“霸权的兴衰”。第一阶段是一战到二战期间,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选取的史实包括:经济上,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而美国则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外交上,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日趋瓦解,而美国则通过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确立其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第二阶段是二战后,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选取的史实包括:经济上,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而英国则需要“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政治上,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科技上,美国在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中遥遥领先。
19、
【答案】说明:(17世纪上半期,英国资本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已有相当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17~18世纪,英国大力拓展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随着资本的积累与市场的扩大,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推动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思想文化方面,17世纪自然科学在英国进一步发展,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同时启蒙思想在英国产生发展,科学与理性成为人们思考和判断问题的思想武器。潮流: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考点】启蒙运动,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
【解析】【分析】第一小问特点,材料中对社会转型作了定义,并且说明了社会转型的原因和特点,依据材料中的提示,结合所学到的英国的知识,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经济上、民扩张、三角贸霭}k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思想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自然科学自犯玲起和发展等等,作以详细说明;第二小问潮流,可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说明这是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就是一种新的先进的文明代替一种旧的落后的文明,它代表着一种趋势,体现了人类社会从古代的农耕方明向近代的工业文明的过渡口
20、
【答案】历史真实:英国由盛而衰,美国崛起成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强国。联系:随着新航路开辟,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美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7世纪起,英国开展政治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18世纪,美国独立后,学习英国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19世纪末,在经济上赶超英国。二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结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国家迅速发展的动力。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典力学
【解析】【分析】第一小问“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材料中罗列的史实,说明了英国由盛而衰,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地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第二小问“因果联系”,第一个史实13块殖民地的建立,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牛顿、汽船和光荣革命,是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过程中经历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美国经过独立战争之后,创新制度为总统共和制,科技创新突飞猛进,赶超英国,终于在二战之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第三小问“判断”,综观英美两国的崛起之路,可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