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历史学习经验交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历史学习经验交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1 10:5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历史学习经验交流
『历史学习经验包括哪些内容』
历史学习经验是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心得体会、方法和技能。它包括识记、理解、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历史,开展历史活动、提高思想认识等经验。总结和交流历史学习经验有助于学好历史。
活动目标:
1.积累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加强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想一想,萧伯纳上述观点的核心是什么 谈谈你对历史学习经验交流活动的看法。
活动准备:
成立活动核心小组,请班主任和历史教师作指导。
2、制定活动计划。

可以是某一阶段历史学习经验的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个历史问题学习的体会,还可以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看法。
确定交流方式----书面交流或口头交流。书面交流的经验要求成文,口头交流的经验要有发言提纲。
规定活动的时间、地点、规模和形式。
3、组织动员。公布活动汁划和要求,使全体同学都能参加。
活动过程:
1、书面交流可以分为三步进行。笫一步,收集书面交流的经验材料。第二步,组织评委进进行评选,按评选标准评出相应的等级。第三步,组织交流,可以出专刊或专集,或在墙报中开辟专栏,分期分批刊出来,供大家学习。
2、口头交流一般采用会议形式,可以是大会,也可以是小型座谈会。口头交流要注意:一是确定发言人,二是选好主持人,三是组织好评委。
3、归类整理经验。活动结束时,可以按记忆类、分析类、技能类等,对学习经验进行归类。每个类别又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如记忆类的经验,可分为记时间、记人物、记事件、记地点等。
活动评价:
1、搞好总结表彰。活动结束时,应对活动进行评述,肯定每个同学的闪光点,促进共同进步。
2、重视经验推广。有普遍意义的学习经验除一般的交流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重点推广。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经验,在借鉴别人学习经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味照搬。
历史学习经验示例(一):
我是怎样记忆历史学习中的时间概念的
历史中的时间概念是历吏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串连历史知识的网络。掌握好时间概念有利于记忆历史内容和理清历史基本线索。但掌握历史时间又是老师学习中的一大难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历吏时间,并与历史事件相联系进记忆。如1
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并形成高潮。
其次,摸索历史时间记忆法。常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
①中外联系法。如1864年,中国史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世界史上第一国际成立;1
91
9年,中国史上五四运动爆发,世界史上巴黎和会召开。
②间隔记忆法。如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1789与法国大革命爆发,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1989年东欧剧变,这些历史事件都相隔100年。
串连记忆法。如1861年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可以串走
③串连记忆法:如1861年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可以串起来记忆:中国史上有清朝设立总理衙门、辛酉政变,世界史上有美国内战爆发、俄国农奴制改革等。
④谐音记忆法。如1898,戊戌变法。
⑤口诀记忆法。如五代十国的政权名称可编成顺口溜:
五代梁唐晋汉周,黄河流域战未休。
南唐南平和南汉,前蜀后蜀闽越楚。
北汉吴越共十国,五十三年北宋收。
再次,利用大事年表掌握历史时间。这种方法常在期中或期末历史复习中使用。复习时可先将大事年表上的年代按世纪划分,从总体上把握某世纪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再将这个世纪划分为前期、中期、晚期或某某年代,进行分段记忆。还可以将中国史的大事年表与世界史的大事年表放在一起对照看,了解某个历史时间发生的中外历史上的大事。
掌握历史时间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自己去摸索。
历史学习经验示例(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表(第6、7课)
时间
原因
交战双方
经过和结果
性质
影响
1939.9.1到1945.9.2
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点。时间:1938年9月。制造者: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苏、中、美、英等与法西斯国家:德、日、意大利
1、德国进攻波兰:1939年9月1日,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6月3、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规模进一步扩大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主要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内容: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跨法西斯国家;意义: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5、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参加国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地点:苏联的雅尔塔;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6、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作战双方:苏联、德国,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7、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作战双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德国,标志: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灭亡进程8、攻克柏林战役:1945年5月2日,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作战双方:苏联、德国,标志: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德国溃亡。9、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结束
1945年9月2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2、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