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划出文中优美的语段,圈点美妙的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2.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品析本文优美的语段,圈点美妙的词语,感受词语妙用对美化语言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探究
评价任务设计
在“我读你听”这一环节,通过对优美语段的朗读品味,圈点美妙的词语,在朗读与评价中,学生能合理地处理语速、重音、感情,达到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目标。
在“我改你评”这一环节,通过替换词语和改动词语的活动,进一步品味感受本文的用词美,提升学生感受美词和运用美词的能力。
在“走进主题”这一环节,通过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达到理解本文深刻主题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我们听了一首与成长有关的歌,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成长是一扇虚掩的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是呀,正在成长的我们,一面手握阳光遥望远方的理想,另一面却又用忧伤留恋的目光频频回望那自由美好的童年,那些欢乐的场景,那群亲爱的人,怎么不令我们回忆呢?今天我们跟随何立伟的《白色鸟》共同走进一段与童年有关的回忆,感受童年的欢乐与忧伤。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划出文中优美的语段,圈点美妙的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
【齐读学习目标,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
(三)预习展示
1.读出下列生字的读音并解释其意义。
踅 迤逦 熠熠 匆遽 葳蕤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以此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2. 小说涉及哪两个主要人物?他们做了哪些事?
【第二个问题学生容易有遗漏,可要求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明确:两个少年过着怎样的生活?】
(四)寻找美的语言
教师创设情境:
本文的体裁是小说,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篇小说与以往我们接触的小说有什么不同?明确:情节淡化,语言美。
浏览全文,划出文中你喜欢的美的语段(至少两处)。3分钟完成,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预习不充分的话,可以放宽一点时间。】
(五)我读你听
1.在小组内朗读你喜欢的1处语段,圈出你认为美妙的词语,并说明喜欢的理由。(温馨提示:按照组长指定的顺序朗读,其他同学从语速、重音、情感的角度点评其朗读。)
【本环节学生通过朗读和圈点词语,感受语言的美感。小组活动由小组长主持,教师要时刻观察小组的情况。】
2.找1处语段,按照你们喜欢的方式合作展示你们小组的朗读。完成的小组,组长举手示意。
【本环节只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合理地处理语速、重音、感情即可,在朗读评价中,感受词语妙用对美化语言的作用。】
(六)我改你评
教师创设情境:
有人说何立伟用诗歌的语言在写小说。他用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诗意葱茏的世界,优美的语段在文中俯拾皆是,这与美妙词语的运用是分不开的。
1.组内展示:用其他词语替换你最喜欢的2-3个词语,在小组内朗读改动后的语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说说与原文有何不同。
2.小组合作:齐心协力改动(添加、删减或替换)1个词语,看能否达到优于原文的效果。全班交流。(注意改动要与原文气氛一致)
【替换词语的活动使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体会本文词语运用的巧妙。而改动词语则将目标落实到了写作上。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调动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出手。】
(七)走进主题
教师创设情境:【3选1】
1.本文描写了美丽的白色鸟、自由的少年、平静和谐的环境,那么本文的主题是不是可以说是赞美自由美好的生活呢?不是,为什么?
2.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有一个人一直被提及却从来没出场,大家说是谁?外婆。外婆是个怎样的人?你能不能从文中推测出外婆的遭遇?
3.斗争会的锣声打破了自由美好的氛围,为什么是黝黑少年先意识到要开斗争会呢?白皙少年为什么不清楚?谁保护了他?外婆。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情境创设。】
教师提问:斗争会是什么?外婆为什么不想让白皙少年知道斗争会?
【出示斗争会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形容。教师板书:残酷】
教师追问:斗争会的锣声响起了,美丽的白色鸟飞走了,自由的少年被惊动了,宁静的环境被打破了,你觉得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明确:批判文革。
(八)作业(2选1完成)
1.阅读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至少20页)。
2.摘抄本文5处优美语段作赏析,整理在摘抄本上。
附板书设计
白色鸟
两个少年(自由) 以 主题:
白色鸟(美丽) 乐 批判文革
环境(平静) 写
斗争会(残酷) 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