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左宗堂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左宗堂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1 17:18:3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左宗堂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的事实。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21cnjy.com
(2)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历史作用。
(3)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并探究收复新疆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的了解,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处理、鉴别有效信息的能力21·cn·jy·com
【教学重点】
掌握收复伊利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教学难点】
理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门户,物产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理环境独特。“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是诗人杨昌浚去新疆时有感而写。它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湘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今天我们就学习左宗棠是怎样收复新疆的。www.21-cn-jy.com
1、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师:结合所学的史实中,证明新疆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学生: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历代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2、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3、清朝乾隆时设伊犁将军。4、1860年《北京条约》、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共计44万平方千米。威胁到新疆安全。
教师:看书P14页,想一想:英、俄为什么要承认阿古柏政权
学生: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率军阿古柏侵入新疆,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严酷的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2·1·c·n·j·y
英、俄两国为达到控制新疆的目的,竟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承认阿古柏政权,并通过阿古柏政权在新疆获得了许多侵略权益。沙俄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地区。阿古柏政权实际上成为英、俄两国阴谋分裂和肢解中国领土的罪恶工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看书P14-15页,议一议:两种主张谁对谁错?为什么?清政府采纳是谁的主张?
学生:左宗棠对,李鸿章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其目的是要分裂中国。李鸿章的海防论主张实际上是将新疆拱手让人,为了个人私利,不惜出卖国家主权,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左宗棠的塞防论主张具有维护领土主权、反抗外来侵略的意义,是完全正确的。清政府采纳左宗棠的主张。
教师:说一说收复新疆的经过
学生:(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2)1876年,左宗棠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乌鲁木齐,然后攻占吐鲁番,不久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葛尔。(3)到1878年,出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19世纪80年代,中国以外交方式收回伊犁,但俄国侵占了中国西部一部分领土。(5)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21·世纪*教育网
教师:议一议:你怎样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
学生:1 、保卫了祖国的西北边疆,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护了祖国的安全。2、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3、打击了沙俄侵略者的嚣张气焰。4、左宗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二、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
教师:看书P15-16页说一说黄海战役的时间、经过、结果?
学生: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双方在黄海激战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损失5艘战舰,日本舰队也重创5艘。黄海海战,双方各有损伤,日舰首先退出战场。北洋舰队主力尚存,而李鸿章为自存实力,故意夸大损失,借口“保船制敌”,禁止官兵出海作战,将全部舰只锁进威海卫,拱手让出制海权。黄海战役后,日军大举入侵中国。1895年初,日军水陆两路进攻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被迫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www-2-1-cnjy-com
教师:讲一讲: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故事。
学生: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正卿、广东番禹(今广州)人,清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黄海激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官兵浴血奋战。在舰伤弹尽的情况下,邓世昌下令全速冲向敌冲锋舰“吉野”号,决心与敌同归于尽。不幸途中被鱼雷击中而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多人殉难。2-1-c-n-j-y
教师:记一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学生:(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1*cnjy*com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加重农民负担。
(3)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列强的势力侵入中国内地。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教师:阅读教材第17页小字内容,议一议:三国干涉还辽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
教师强调:三国干涉还辽其目的和实质在于维护其在华的利益,而非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三、《马关条约》带来的危害
教师:想一想:《马关条约》带来的危害。
学生:(1)《马关条约》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来源:21cnj*y.co*m】
4、课后小结
19世纪末,在严重的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机面前,众多的中国人拔剑而起,左宗棠抬棺转战天山南北,收复了新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以身殉国,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的高潮,然而,腐败的清政府却再次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滑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血泪斑斑的历史,灼伤了我们发热的胸膛,今天的新课到此结束,请大家下去后预习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出处:21教育名师】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的历史事件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林则徐禁烟斗争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阿古柏建立伪政权
2、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决定收复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疆物产丰富 B、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新疆拥有广大的土地 D、新疆战略地位重要
3、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21教育网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4、左宗棠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 ( )
A.西藏 B.库页岛 C.台湾 D.新疆
5、清末台湾诗人丘逢甲诗句“春悉难遣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答案
1-6、CDCDCC
5、课外作业
课后P19页学习测评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左宗堂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练习
一、选择题
1.驳斥放弃新疆,力主收复失地,制定“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后南”和“缓进速战”方针,挥师入疆的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李鸿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邓世昌抗击日军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www-2-1-cnjy-com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洪秀全定都天京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广州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2-1-c-n-j-y
4.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出处:21教育名师】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弟满天山”,颂扬了一位民族英雄收复新疆的事迹.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版权所有:21教育】
6.2016年1月,经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黄海大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廊坊之战21cnjy.com
7.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列强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略战争的方式,与中国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上述内容出自(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  21*cnjy*com
8.《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四个不平等条约有关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
B.《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1·世纪*教育网
10.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来源:21cnj*y.co*m】
二、判断题
11.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迎战敌舰,不幸壮烈殉国. ______ (判断对错)
12.1878年,曾国藩收复了整个新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______ (判断对错)
三、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到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朝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史。请说出对你影响最深的两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事迹。
(3)从这部屈辱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
左宗堂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练习答案
1、选择题
1.C 2.B 3.B 4.D 5.C 6.A 7.B 8.D 9.A 10.B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判断题
11.【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与黄海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关系和区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指挥舰艇冲锋在前,迎战敌舰,在弹尽船伤的情况下,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敌人舰队冲撞过去,结果被鱼雷击,壮烈牺牲。故答案为:√ 。
1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故答案为:×。21教育网
3、材料分析题
13.【答案】(1)鸦片战争.
(2)林则徐、邓世昌.事迹:林则徐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光帝派他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他去后,严厉禁烟,并于1839年6月3 日进行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这显示了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勇敢地率中国的致远舰冲撞敌舰“吉野号”,壮烈牺牲,充分显示了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www.21-cn-jy.com
(3)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
(4)在当时,要想改变中国命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一名学生,首先应该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宣传革命思想,痛斥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侵略罪状,组织起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发动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赶走帝国主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根据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可知,为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是清朝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林则徐、邓世昌.事迹:林则徐:道光帝派他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他去后,严厉禁烟,并于1839年6月3 日进行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这显示了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勇敢地率中国的致远舰冲撞敌舰“吉野号”,壮烈牺牲,充分显示了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3)本题考查近代清政府的本质。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可知,在近代,清政府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对内镇压人民,最后沦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因此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21·cn·jy·com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上,只要符合题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之有理即可.如在当时,要想改变中国命运,作为一名学生,首先应该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宣传革命思想,痛斥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侵略罪状,组织起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发动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赶走帝国主义。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
甲午中日战争
导入


我国的西北门户
166万多km
—面积最大的省份
生活有47个民族
结合所学的史实中,证明
新疆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历代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
2、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
3、清朝乾隆时设伊犁将军。
4、1860年《北京条约》、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共计44万平方千米。威胁到新疆安全。
阿古柏侵占地区
沙俄侵占地区
想一想:英、俄为什么要承认阿古柏政权
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率军阿古柏侵入新疆,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严酷的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
英、俄两国为达到控制新疆的目的,竟然承认阿古柏政权,并通过阿古柏政权在新疆获得了许多侵略权益。沙俄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地区。阿古柏政权实际上成为英、俄两国阴谋分裂和肢解中国领土的罪恶工具。
英、俄为什么要承认阿古柏政权
两次鸦片战争也自海上起。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应尽快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军,以保东南海防。(海防论)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不收复新疆,中国的西北边防就会有大忧患。(塞防论)
李鸿章
左宗棠
议一议:两种主张谁对谁错?为什么?
清政府采纳是谁的主张?
左宗棠对,李鸿章错。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其目的是要分裂中国。李鸿章的海防论主张实际上是将新疆拱手让人,为了个人私利,不惜出卖国家主权,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左宗棠的塞防论主张具有维护领土主权、反抗外来侵略的意义,是完全正确的。
清政府采纳左宗棠的主张。
策略
先北后南
缓进急战
乌鲁木齐
挺进南疆
喀什噶尔
伊犁
吐鲁番
左宗棠打败阿古柏采取策略、进军路线
说一说收复新疆的经过









线。
清军挺进南疆,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各族群众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左宗棠打败阿古柏的原因有哪些?
收复伊犁
手段:以武力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犁问题
代价:割占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中俄改订条约》
议一议:你怎样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
1 保卫了祖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祖国的安全。
2 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3 打击了沙俄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4 左宗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1894年9月,在执行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的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一场中日两国
之间的海上大决战,即将爆发……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双方在黄海激战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损失5艘战舰,日本舰队也重创5艘。
北洋舰队列队迎战示意图
海军提督丁汝昌
1836~1895
安徽庐江人
说一说黄海战役的时间、经过、结果?
黄海激战图
  黄海海战,双方各有损伤,日舰首先退出战场。北洋舰队主力尚存,而李鸿章为自存实力,故意夸大损失,借口“保船制敌”,禁止官兵出海作战,将全部舰只锁进威海卫,拱手让出制海权。
威海卫战役:
黄海战役后,日军大举入侵中国。
1895年初,日军水陆两路进攻北洋舰队
基地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签订情景
李鸿章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被迫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禹(今广州)人,清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黄海激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官兵浴血奋战。在舰伤弹尽的情况下,邓世昌下令全速冲向敌冲锋舰“吉野”号,决心与敌同归于尽。不幸途中被鱼雷击中而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多人殉难。
邓世昌
讲一讲: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故事。
记一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3)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的势力侵入中国内地)
加重农民负担
(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阅读教材第17页小字内容,议一议:三国干涉还辽的目的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三国确实是在帮助当时还比较软弱的中国,也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正义感来帮助中国,因为在三国的干涉下,日本最后确实把辽东地区归还给中国了。但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三国干涉还辽还是有其他目的的,他们表面上帮助中国,实际是在为各自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因为如果日本继续占领中国的领地,日本会变得更强大了,自然其他国家就会受到日本的威胁。
想一想:《马关条约》带来的危害:
(1)《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时间:1895年5月
起义军:台湾义军(徐骧)
黑旗军(刘永福)
清未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到: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作者借“春愁”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896年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




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林则徐禁烟斗争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阿古柏建立伪政权
2、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决定收复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疆物产丰富 B、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新疆拥有广大的土地 D、新疆战略地位重要
C
D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3、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4、左宗棠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 ( )
A.西藏 B.库页岛 C.台湾 D.新疆
C
D
5、清末台湾诗人丘逢甲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C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收复新疆
背景:
领导者:
结果:
甲午战争
直接原因:
经过:
结果:
(1894-1895)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