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曾子杀猪 古代有个曾子,为人老实。有一天, 他妻子要上街买东西,孩子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只好说:“你在家里玩,我回家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上街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连忙劝阻说:“我只是哄哄孩子,你不必当真。”曾子说:“怎么能说谎呢?”就把猪给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导入新课“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刘义庆刘义庆(公元403年——公元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临川王,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该书在魏、晋是当时盛行的小说集大成之作,对后世的小说和笔记小说发展影响很大。 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三步习读法。 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 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 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期 行期:约定,行,出行 “期行”:即约定日期出行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期:约定到行:出行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 放弃去:古:离开
今:到…去才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当时名词作状语,在门外fǒ u “不”通“否”,不在译文: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跟人约了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无礼。”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元方进门不理睬。? 语气词,表感叹,“啊”相:代词,别人,委:古:丢下今:委托 而:连词,表顺承连用,表判断
则:就形作动,对…感到惭愧引:古:拉
今:引用顾:古:回头
今:照顾通假字尊君在不( fǒu ) 现在写作 : 否 表示 不
即:“不”通“否”,读fǒu 。
通假字: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重点字词 期:(古义)约定。
过:超过。
舍:放弃。
去:离开。
尊君在不( fǒu ) 现在写作 : 否 表示 不
委:丢下、抛弃。
引:拉。
顾:回头看。
《期行》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友人便怒道:“真不是人!跟人约了同行,弃我而走。”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吗父亲,就是无礼。”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元方进门不理睬。?共同探究1、文章记叙元方七岁时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主要表现元方的聪敏,为人方正直率,敢于据理力争,尤其是懂得为人的道理。2、《期行》让人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人。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诚实是我永久的伴侣。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格言警句尊称 zūnchēng
一般指比较尊敬的称呼,例如,小王尊称王医生为神医。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 。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不再一一列举。谦称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区区、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着色文字的读音乘 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xīn zhéxiè ? yé ? zhěng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一起,都想要 就 对……感到为难 ……的原因 迟疑,犹豫不决 难道 救助凭,根据的 代词,这件事还 因为 同意先前接受请求乘 船抛弃恰巧,幸而于是当初评定罢了能够,可以顺便借光 或注释帮助,或同学交流,试译课文。疑难之处圈画出来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的请求,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和劣。 译文:共同探究1、“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你是怎么评定华歆、王朗二人的?
2、读完《乘船》,它给了你什么启发性思考?
[言之有
理即可]如:华歆,为人谨慎,考虑实情细心周到,重信守诺。王朗,热心果敢,但做事缺乏考虑,没有远见,轻诺寡信 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不能轻诺寡信。小结 这篇文章以对比的写法,写出华歆、王朗对逃难者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从而表现出两个人和不同品格和境界;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华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尾的一句话更引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