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2
一、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掌握1894~1901年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掌握《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识记在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应用反抗的事迹。
2.理解:理解掌握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分析两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理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分析列强在这两次侵略战争中所作所为或所持态度及其原因。
3.拓展:通过分析在这两次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的不同态度,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中国人民中爱国人士的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不平等条约内容和危害。
3.进行归纳总结,掌握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
2.形成民族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学情分析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比较法。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重点难点
1.重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2.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多媒体等。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材料>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
——央视主持人
水均益
中日两国仅仅只一水相隔,并且在历史上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所以用“一衣带水”这个词形容中日关系非常贴切。可是水均益却说,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日本为什么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一切都源于中国人对于日本的仇恨。而关于中日仇恨的缘起,我们不得不提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爆发的原因
【探究1】: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1)日本: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出台“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
日本曾经也遭受过西方国家的侵略,但19世纪中后期,
它完成了明治维新,迅速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他们却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日本国土面积小国(土面积377,835平方公里,相当于云南省),人多地少;多岛多山,资源匮乏。日本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台湾—朝鲜—满蒙—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亚洲,称霸世界。可见,侵华是日本的既定方针,蓄谋已久。
【探究2】:日本为什么敢侵略中国?
(2)中国:清廷腐败,避战求和
(可乘之机)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中法战争失败后,李鸿章极力呼吁建设海军,却不料名义上作为建设海军之用的购船经费,大半都被挪用于修建颐和园。因此,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材料二:“日知今年慈圣庆典,华必忍让。”
——《李文忠公电稿》
日本早就摸清了中国的实力,中日一战,日本必胜。
1888年清政府建立北洋海军,实力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七。但自建成之后,海军没有再增添一舰,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为了筹集修建颐和园的钱款,慈禧太后竟然从海军军费里扣除了两千万两。(像定远、镇远这样的巡洋舰单艘造价不过170万两,两千万两可以干什么?)而此时的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所以到甲午前夕,日本的军事实力已全面赶超中国。慈禧太后与明治天皇相比,对照何其鲜明。清政府何其腐败。
日本不仅摸清了中国的实力,还探明了清政府对于战争的态度。
1894年适逢慈禧60大寿,早在两年前她便借光绪之口提前给自己准备,想办一次隆重盛大的庆典,所以不希望出任何的岔子。而面对日本的频频挑衅,在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面前,慈禧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一心和解,草草备战。
【探究3】:面对日本的侵略,列强持何态度?
(3)欧美:不干涉日本侵略
<展示漫画>
矮小的日本武士攻击全身披挂看似凶神恶煞的中国巨人,西方人则躲在木墙后,坐山观虎斗。
英国为了和俄国争霸远东,有意拉拢日本阻止俄国染指中国东北;
美国这时正集中力量在太平洋扩展势力,难以顾及远东,所以扶植日本作为它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伙伴;
德国和法国想利用战争分一杯羹,扩大在中国的权益;
俄国很早就开始觊觎中国的东北地区,所以一直十分警惕日本在中国的扩张活动,但他们又担心日本倒向其劲敌英国,又对其极力拉拢。
列强纷纷采取观望和纵容的态度,这成为了日本实施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计划的有利条件。
(4)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导火索)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而日本也以保护本国侨民为借口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告知日本共同撤兵,而日本不仅不撤,反而增兵挑衅。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2,战争经过——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展示照片>
在战争中,中国军民体现了顽强不屈的气魄,让我们跟随一组照片,向英雄致敬。
过渡:人民英雄顽强抵抗,可在船坚炮利的日本面前,却依然回天无力。最终,在1895年3月,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判。
3,战争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自主学习】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马关条约》签订6天后,俄国因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占领辽东半岛,阻碍它向中国东北伸张势力,便联合法、德两国进行干涉,结果是日本于同年5月4日宣布放弃辽东半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但要中国以银3000万两将其“赎回”。
问1,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允许设厂
问2,据此说明列强经济侵略方式有何变化?——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问3,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深深刺激了欧洲列强。他们看到:曾经是手下败将的弹丸小国“日本”竟然也能打败中国,所以,他们更加相信中国就是十足的东亚病夫,可以随意蹂躏践踏。就像漫画里画的那样,巨龙被打到,各种野兽蜂拥而至,迫不及待地想割肉享用。在这种心理暗示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合作探究】: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历史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如何理解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进步?
<展示材料>
陈旭麓曾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梁启超也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进步:民族意识的觉醒
过渡:甲午中日战争并不是中国灾难的终结。清政府的耻辱再一次被八国联军侵华所书写。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过程
(1)1898年,中国的农民阶级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展示材料>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拳是民间反清复明的一个秘密组织。但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他们的斗争目标也开始转变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摇摆不定。一开始坚决镇压,但当后来慈禧和列强产生矛盾后,转而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
义和团在清政府的帮助下,得到迅猛发展,这让在中国的西方人感到了恐惧。为了给反抗的中国人一点颜色瞧瞧,他们组成了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2)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8国拼凑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领导下,乘火车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3)8月中旬,两万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出逃。
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特别是占领北京后,瓦德西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北京城里的珍贵文物遭到洗劫。
过渡:外国人的侵略固然可恶,但一些中国人在战争过程中表现出的冷漠无情更让人心寒。
<展示图片>
【谈一谈】:看完照片之后的感受。
鲁迅最开始学医,直到有一次他亲眼看见中国人被打死了之后同样身为中国人的父老乡亲连忙赶上前去用馒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蘸那个刚倒下的中国人的脑浆吃,彻彻底底的唤醒了鲁迅的心。他懂得学医只能治疗人外在的躯壳而已,真正要觉醒要拯救的是中国人的心,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所以他果断的弃医从文,以自己的笔为武器,开始从内心深处唤醒沉睡的中国人。
一个国家的振兴,需要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更需要民族精神的觉醒。
2,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自主学习】:
【庚子赔款】: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
经过延付、停付及退还,实际据资料统计,
1902—1938年这37年间,中国实际支付给帝国主义的赔款数额共五亿七千六百多万两,约占总数的58%。并且,从1908年开始,美国开始带头退还部分钱款。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如派遣留学生、建设高等教育(山西大学、清华大学)。
问1,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严禁反帝
问2,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归纳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程度进一步加深
《马关条约》——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合作探究】: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示漫画>
画面中是一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中国,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捆绑得呼吸困难、无法动弹。十足像个死掉的木乃伊。
如何才能帮助中国挣脱绷带的束缚,让中国龙重新腾飞?
【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爆发的原因
(1)日本: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出台“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
(2)中国:清廷腐败,避战求和
(可乘之机)
(3)欧美:不干涉日本侵略
(4)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导火索)
2,战争经过——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3,战争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过程
(1)1898年,义和团运动。
(2)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
2,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