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17届高三年级“十校”第一次联考试卷
地
理
试卷说明: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6年7月11日上午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港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考任务。据了解,本次科考总航程超过10000海里,并于9月26日返回上海,读下图,回答1~3题。
1.“雪龙”号在北冰洋作业期间曾达到82°52′N,159°W附近海域,这也是本次科考所到达的最北位置,该位置所能持续的极夜时间约为(
)
A.125天左右
B.135天左右
C.155天左右
D.75天左右
2.北京时间9月4日21:15
G20峰会文艺晚会正式开演,此刻“雪龙”号科考船正行驶在64°27′N,178°W附近,船上人员应在当地时间____观看文艺晚会直播(
)
A.5日1:15
B.4日1:15
C.5日1:07
D.4日1:07
3.关于本次北极科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科考期间北极极昼范围增大
考察船前往北极经过白令海时燃料消耗小
考察船穿越白令海峡时遇到浮冰
站在船舷上远眺堪察加半岛一片白雪茫茫
右图为冬至日某地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能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该地最有可能是(
)
A.
里约热内卢
B.
伦敦
C.
新加坡
D.
上海
5.
关于图中甲、乙区域和A、B两点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该日甲区域气温正在逐渐下降
B.乙区域为黑夜
C.A点对应的时刻为该地中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
D.B点对应的时刻为该地一天中气温最低时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对应适宜的是(
)
A.
①美国
B.
②日本
C.
③印度
D.
④中国
7.关于②国叙述正确的是(
)
A.
未来10年该国将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B.
该国政府应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C.
该国应大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D.
该国应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下图为某地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10题。
8.图中河流流向为(
)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东北流向西南
D.自西南流向东北
9.图中①、②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地形、洋流
C.洋流、地形
D.纬度、洋流
10.
①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为(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时的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
若①地此时为晴朗天气,则控制①地的天气系统为(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12.若①地为低压中心,②地为高压中心,则图中所示区域可能存在锋面的是(
)
A.a
B.b
C.c
D.d
13.若①地为高压中心,②地为低压中心,则图中b地的风向为(
)
A.偏西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
寒露风是指秋季冷空气侵入后引起显著降温使水稻减产的低温冷害。在中国南方,它多发生在"寒露"节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据此回答14题
14.下图能正确表示形成寒露风的天气系统的是(
)
15.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若不考虑海浪的侵蚀作用,据图推断黄河三角洲的面积的变化为(
)
A.面积增大,增长的速度加快
B.面积减小,减小的速度加快
C.面积增大,增长的速度减慢
D.面积减小,减小的速度减慢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常年盛行风向,读图回答16~17题。
16.对于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n河段流量季节分配比m河段均匀
B.该地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R地年降水量比Q地多
D.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
17.关于图中H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湖水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得到更新
B.对河流m段不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C.上游地区的植被条件影响湖床的高低
D.湖泊面积的大小与流域的洪涝灾害频率呈负相关
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各代号中表示九江市典型植被类型是:(
)
A.甲
B.戊
C.丁
D.乙
1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错误的叙述是:(
)
A.甲和乙在非洲广泛分布
B.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C.戊分布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D.戊主要分布在大陆的西岸
读某大洋洋底岩层年龄分布图,回答20~21题。
20.甲板块可能位于(
)
①非洲板块
②美洲板块
③亚欧板块
④印度洋板块
⑤太平洋板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③④⑤
D.①③④
21.关于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图示边界类型会出现深海沟
C.图示海底可能形成海岭
D.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与此不一致
下图为某地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及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2~24题。
22.图中信息显示出(
)
A.河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B.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C.甲乙河段冬季有冰期
D.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缓
23.近年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
①耕地面积扩大
②降水量有所减少
③植被覆盖率提高 ④大力开发旅游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下图为某一观测者观察土地坍塌的情形,以观测者所处地形判断,其位置应最接近左下方等高线图中的哪一点(
)
A
甲
B乙
C
丙
D丁
25.图示地貌景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
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二、综合题(50分)
26.材料一、
2015年12月,中老铁路老挝段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扩大老挝与中国和东盟其他国家的陆路连接和合作基础。
材料二、老挝首都万象位于万象平原,隔着湄公河与泰国相望。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段,湄公河的大半个河床的浅滩显露出来,中间仅剩下一条小小的溪流,人们可以涉水走到泰国。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由市区可以如此方便地到达邻国,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读中老铁路示意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角度分析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3分).
(2)判断在万象可涉水进入泰国的季节,并分析人们可以涉水过河的原因(5分).
(3)简述中老铁路修建的意义(3分).
27.近年来,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频频威胁行驶在该海域的船只,为此,中国军队积极参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已派出多批次舰艇,为中外船舶提供了安全保护,读印度洋(局部)季风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国军队某护航编队于2015年6月接到命令从连云港出发,前往亚丁湾参与护航行动,2016年7月返回连云港。护航编队的船长们发现船只往返行程中所耗费的燃料量有明显的差异。请问船只往返行程所消耗的燃料量有何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2)
一年中,索马里以东海域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_______,分析其原因?(8分)
28.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引发了25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难民涌入欧洲。下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科斯岛,属于希腊,位于爱琴海的东南部,距离土耳其西南部海岸20
km,是叙利亚难民进入欧洲的最近的通道。
材料二、2015年9月7日,3岁叙利亚幼童艾兰被海浪冲上土耳其沙滩,红色T恤、蓝
色短裤的小身躯躺在沙滩上,这一幕刺痛了全世界公众的心。他躺在土耳其海滩上的
小小身影,成为将这场难民危机推向顶峰的最强音符。
材料三:2016年2月共有67797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2016年1至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
(1)从气候角度分析叙利亚难民经爱琴海进入欧洲可能遇到的危险。(5分)
(2)德国应不应该接受大量难民的涌入,谈谈你的看法。(5分)
2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和所学知识简述乙半岛河流水系特征(4分)。
(2)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和原因(6分)。
(3)指出图示半岛主要外力作用并说明半岛东北海岸峡湾地貌形成过程(6分)。
十校联考答案
A
A
C
A
D
A
C
D
B
D
B
B
D
B
C
A
A
B
D
D
C
D
C
C
A
26.(1)
途径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等地质灾害;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广布,修建难度大;地形起伏大,多大山大河,桥隧比大;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沿途生态环境脆弱。(任答三点得3分)
(2)
冬季(1分),原因:该区为平原地形,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床较高;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4分)
(3)
中老铁路的修建,将极大地带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运输效率和水平;为老挝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将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有利于促进泛亚铁路中线的构建。(任答三点得3分)
27.
(1)去比回来消耗的燃料多(1分)
去时为夏季,此时盛行西南季风,船只逆风逆水,燃料消耗量大(2分)
回来时也为夏季,但船只顺风顺水,节省燃料(2分)
(2)北半球夏季(2分)
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索马里以东海域形成离岸风(2分)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走,使得底部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2分),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2分)
28.
(1)途径地区为地中海气候(1分),夏季气候炎热干燥,难民在船舱中容易因中暑、缺少淡水等原因导致疾病甚至死亡(2分);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海上风浪大,易发生沉船事故(2分).
(2)应该(1分,不写理由不得分)。理由:大量难民涌入德国,可以增加德国的劳动力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德国经济发展。(任答两点得4分)(不应该。理由:大量难民涌入,会影响德国的社会安定;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会加重社会负担。)(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9.
(1)河流流程短小,无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水系;河流流域面积小;河流众多,水系发达。(任答两点得4分)
(2)分布: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沿海多,内陆少);东南、东部沿海密集(多),西部、北部沿海稀疏(少)(2分)。
原因:沿海地区为平原,较内陆高原地势低平;沿海港口众多,对外交通便利;半岛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北部温暖;东南沿海临近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丰富,便于就近获取渔业产品。(任答两点得4分)
(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2分)
形成过程: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巨大的侵蚀作用形成大量的U型谷地(2分);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U型谷前缘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2分)。
45。
46。
海陆分界线
河流
等温线
eq
\o\ac(○,1)
eq
\o\ac(○,2)
eq
\o\ac(○,1)
c
b
d
a
eq
\o\ac(○,2)
N
九江市2017届高三年级“十校”第一次联考试卷
地理科试卷
第5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