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五单元第17课《我爱这土地》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大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五单元第17课《我爱这土地》教学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2 10: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爱这土地》教学实录
一、 从背景介绍入手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了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诗人艾青也冲到了时代的前沿,像一只喉咙嘶哑的鸟,为大地的兴衰而歌哭,他怀揣一颗赤子之心,甘愿为祖国的强盛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曾经写过《大堰河,我的母亲》等诗歌。(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 从改诗入手认识诗歌特征
师:检查先一下昨晚的预习情况——看同学们能不能流利准确地朗读下来这首诗,并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诗人的思路。
(生读诗。)
师:这个同学没有出现误读情况,也比较流利,说明预习的不错。但是不是完全符合诗歌声情并茂的最高境界,还需要我们这一节课的共同努力。
师:那么诗人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呢?
生:诗人把自己比作一只鸟,要为大地而歌,即使死了,也要让羽毛腐烂在大地上。最后通过一问一答,说自己热爱这片土地,使主旨升华。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好,说明已经初步领会了诗歌的主要意思。请看屏幕上老师根据原诗改的文字,看是不是一首好的现代诗:
活着,就为祖国而歌唱
死了,也要为祖国贡献一切
因为 我爱祖国
生1:很简练,直抒胸臆,是一首好诗。
生2:不好,不如原诗生动形象,语言也不够含蓄。
师:这两个同学的评价正好相反。让我们来看一下好的诗歌的特征再下结论。虽然这首改诗也具有分行写作的外形,但并不具备诗歌的特征:要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语言简练含蓄;要有内在的节奏。(师板书加点词语)根据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我的改诗至少缺乏想象和联想,也没有借助意象,所以说并非一首好的现代诗。呵呵,大家不要盲目地崇拜老师啊。
三、 从意象入手分析诗歌内容
师: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
生:土地、鸟、河流、风、黎明。
师: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
生:“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所以不能换。
师:土地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被暴风雨所打击”来形容?
生: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因为被日本帝国主义所侵略,就像暴风雨一样肆虐着大地,所以加上了“被暴风雨所打击”的修饰词。
师: “悲愤的河流”、“无止息的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联系背景思考)
生:代表了中国人民满怀悲愤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师:“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什么?
生:象征着光明的未来,胜利的希望,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师:鸟的形象及它所寄予的情感是什么?
生: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它是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鸟的形象,所以说“鸟”是诗人的自喻,是爱国者的象征。
感情: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师:同学们的理解非常好。但是我有一个疑问:最后两句没有借用新的意象,而是直抒胸臆,是不是画蛇添足、可以删掉?
生:不可以删掉。它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提炼和升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从赏读入手掌握朗读技巧
师:听配乐朗诵,大家注意他读时有什么技巧。比如,他是按照怎样的基调去朗诵的?他是怎么处理停顿和重音的?大家可以边听边做记号,停顿处用斜线划开,重读的词语要在字的下面点上点。有些要拖长音的可画上破折号。
(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
师:你悟到了哪些朗读技巧?大家可以从感情基调、语速、重音等角度谈谈自己的收获。
生1:我觉得这首诗应该读得深沉些,因为诗中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对土地和祖国的一种深沉的爱,因此感情基调应该深沉些,语速也应慢一些。
生2:我基本上同意这个观点,但我还要补充一点的是,这首诗还给人一种悲愤的感觉,“激怒的风”、“悲愤的河流”、鸟儿的歌唱后的泪水,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肯定是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悲愤的情感。
(老师点头微笑表示赞赏)
生3:我想谈谈重音的处理,除了上述意象要重读以外,“也”“嘶哑”“歌唱”要重读,因为这些词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执著的爱,即使化为鸟儿,哪怕喉咙“嘶哑”,也要歌唱。
师说:很有见解。的确,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由诗的情感所决定。一般来讲,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就应该重读,但对诗句的处理又可以不乏个性色彩。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互相对话,并要及时追问“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生4:这首诗分两小节,两句之间要停顿的长一点时间。
师:这位同学只就段落的停顿谈了一下节奏问题,这有点简单化。实际呢现代诗没有固定的节律,也不注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另外这首诗中的标点符号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朗读的节奏,大家要注意。比如(师边范读边讲析):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里的冒号总领下文歌唱的内容,所以停顿时间要比略长一点点。)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里的省略号表示歌唱的内容还有很多,而下面的破折号表示插入内容的结束,又回到上面的“假如”,所以这里的停顿也要略长一点点。另外,“无比温柔”是一个暖色调的词语,柔和美丽的感觉,所以要轻读。)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两节之间,由抒情性的记述转入议论抒情,是表达方式上的飞跃,所以停顿要更长一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里的省略号是余音绕梁,情感绵绵不绝的表示,要把“爱得”“深沉”分别拖长音,使读得意味深长)
师: 大家根据配乐诗朗诵的技巧和老师的指导,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看谁朗诵得声情并茂。
(生自由朗诵五分钟)
师:还找那位同学来读,大家看看比刚开始上课时读得有没有进步。
(生读。同学们掌声四起)
师:好,我们集体来读一下,如果谁已经能够背下来,就试着背诵。(生齐读)
五、从积累入手陶冶爱国情操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艾青的诗,我们从中感悟了作者对于祖国浓烈的爱恋之情。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句?
生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生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生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生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生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师: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涨。的确,爱国是最高尚最朴素的一种感情,因为没有国,家何以托?没有国和家,人的灵魂何以寄托?人生最痛如浮萍,就让我们以这些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将来能给国家出谋出力做好准备,让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不再重演!
六、从仿写入手感悟诗歌写法
  师: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假如你是一只鸟,或者一朵花,或者一片云,或者一支笔等等,你会干些什么呢?仿照课文,展开丰富想象,选择一些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真情实感,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