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11:0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如东亚的日本。
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大化改新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从落后的野蛮状态步入文明社会;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旗帜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难点:理解大化改新的作用。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讲解。
教学过程:
师:目前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是?
生:日本。
师: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很久以前,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就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回顾中国古代史所学,举出中日交往的历史史实。
生:
师:很好。早在汉朝,日本就同中国进行了友好交往。隋唐时时期,中日交往更加密切,遣隋使、遣唐使将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
师:日本是如何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今天我就来学习亚洲封建国家——日本。
一、日出东方——日本的兴起:
师:首先,请大家看一段材料。根据材料整理大事年表。
材料:1世纪前后,日本列岛上有100多奴隶制小国。奴隶制国家间不断发生战争,争夺土地和奴隶。3世纪时,日本本州中部出现了另一个较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并成为中国文化输入本州的门户。逐后,大和开始统一日本本土,并于5世纪完成统一。
时间 事件
1世纪 日本出现奴隶制小国
3世纪 日本本洲“大和国”建立
5世纪 大和统一日本
师:大和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所以日本有时亦自称为“大和民族”。
师:当日本历史进行到6世纪末7世纪初,日本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改革迫在眉睫。
二:大化改新——日本的改革
师:为什么说改革迫在眉睫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改革的背景。请大家看材料,思考,大化改新的背景。
材料一:六七世纪,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受到压迫的奴隶和部民(地位近似奴隶)反抗不断。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为争权夺利斗争不断,矛盾重重。
材料二:六七世纪日本的邻居唐朝繁盛一时。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也逐渐崛起。
师:国内:日本政局混乱,矛盾重重。国际: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日本决定改革。
师:请大家自学课本P28—P29,完成下列导学提纲。
大化改新:时间:
在位天皇:
内容:A、政治上
B、经济上
意义: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化改新的内容。
(出示政治内容)
师:政治上,打击了哪一阶层的利益?将权力集中到谁手中?
师:打击了奴隶主的利益, 巩固了 君权,社会也安定下来,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出示经济内容)
师:经济上,土地所有权、部民身份以及分配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部民——公民————有了人身自由
土地私有——土地公有
分配方式——土地分给农民,国家收取赋税,剩余的为自己的
师:这一经济改革有什么好处?
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师:通过对大化改新内容的分析,你能总结出大化改新的意义吗?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生:
师;大化改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由于确立了封建的生产关系,所以,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标志。
师:日本的大化改新多是仿照唐朝的制度,例如经济上的改革就仿照了唐的均田制等。当时的日本人就喜欢书法、茶道等中国的文化,现在的日本依然能看到唐朝的影子。
师: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正是由于汲取了各国的精华为自己所用,日本逐渐发展并壮大起来,成为现今亚州最发达的国家。
师:日本在东亚逐渐发展起来,在西亚也有一个古老的国度——阿拉伯,阿拉伯人担当了亚欧文化的传递使者,中国的四大发明均由他们传到欧洲。请看大屏幕。
(出示阿拉伯半岛的地图)
师: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阿拉伯一有座特殊的城市——麦加。
(出示朝圣图片)
师:每年伊斯兰教教历12月,大批的信徒涌向麦加进行朝圣。他们所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据说每年汇集到那里的人有将近三百万人。伊斯兰教究竟是什么样的宗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伊斯兰教的诞生。
(出示材料)以下材料反映的是6世纪——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大部分阿拉伯的部落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为争夺水草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
材料二:阿拉伯半岛西部是重要的商业通道,6世纪,波斯侵入阿拉伯,切断了东西商路。
材料三:商业城市麦加城中的克尔白神庙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的偶像。
根据材料思考:当是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如何?
矛盾尖锐、外族入侵、商路不通、信奉多神
师:在这种社会状况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而多神崇拜是民族统一的严重阻碍。为了达到思想上的统一,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师:自读课本P29-30。思考:伊斯兰教诞生的时间、地点、创立者。
师: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因为触及到贵族的信仰与利益而遭到迫害。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出示政教合一:即政治和宗教合二为一,穆罕默德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宗教领袖,掌握一切大权)
师:随后,穆罕默德采取军事和宗教并行的手段开始了统一的历程。其首先征服的是麦加。请大家自读课本P30第二自然段大字。
师:什么时间征服了麦加?
师:630年,穆罕默德征服了麦加。随后,半岛屿各部落纷纷臣服于穆罕默德,并开始信奉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病逝后,他的后代很快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统一的阿拉伯国军用建立起来。后来,阿拉伯不断壮大,于8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师: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即是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而伊斯兰教则是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的一面精神旗帜,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师:无论是日本通过改革进入到封建社会,还是阿拉伯半岛通过宗教最终走向统一,尽管方式不同,但做为亚洲封建国家的代表,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