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历史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利用文字材料、视频、图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处理材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大量材料,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贯穿其中,并使目标导学等方法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通过对本课的讲述让学生明确戊戌变法的意义所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顽固派与维新派利益冲突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维新运动任务的艰巨性,以充分理解维新人士敢于尝试和甘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教学难点: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失败的原因,对变法的评价。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导入:
(出示北京大学图片)
师:图片展示的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有名气的高等学府之一,是莘莘学子向往之地。
师: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
(出示京师大学堂的图片)
至今,北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1998年,北京大学成立100周年的校庆上,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出示材料)“一百年前,在列强入侵,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一批爱国志士喊出了兴学图强的口号,北京大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江泽民”
结合第一单元知识回答:一百年前,“民族危亡”的表现是什么?
生:
师: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掀起了什么运动?
生:
师:结果如何?
生:
师:它的失败说明:在当时的中国,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是不能改变中国命运的。此后,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巨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挽救中国呢?
(播放视频)
师:康有为认为,要想挽救中国就必须怎么做?
生: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八课 戊戌变法。
师:板书:第八课 戊戌变法
新授:
师:首先请大家通读课文,根据黑板上提示的关键词列出相对应的事件。
板书:序幕——高潮——失败
生:
一、序幕——公车上书
师: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课文P32第一自然段,并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屏幕出示):1、公车上书时间:2、代表人物:3、上书目的:4、结果:
生:
师:为什么这次事件被称为“公车上书”?
生:
师:虽然公车上书对清政府的触动并不大,却轰动全国。此后,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和政治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宣传维新变法人物和报刊有哪些?请看大屏幕:
(播放视频)
生:
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宣传变法的报刊和学会?
生:
师: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此后,在它的推动下,维新变法思想在全国广泛传播,但却仍未引起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于是,康有为又数次上书请求变法。
(出示材料):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以守旧而亡,……观万国之势,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师:在康有为的言辞中,你认为最能打动光绪帝的是什么?
生:
二、高潮——戊戌变法
师: 1898年6月11日 ,“不甘作亡 国之 君”的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开始。(板书:1898年6月)
师:这次变法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旨在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富强。法令的颁布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系列反响。
作为总理衙门某部官员的曾子清,也作出了强烈反应。
(出示材料):某日,总理衙门理藩院侍郎曾子清垂头丧气回到家中。“唉!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老是变法呀,变法,竟听信康有为几个毛头小子瞎折腾,把我们这些老臣给撤了官,说我们只拿奉禄不办事,还说什么他们有新思想,想让他们当官。不行,明天得去找找老佛爷,不能就这么算了!”
师:曾子清为什么去找老佛爷?
生:
师:为什么不能就这么算了?
生:
师:“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变法触及到了他们什么利益?
生:
师:曾子清等人被撤官后,哪些人有机会当官?
生:
师:有利于维新派参与政权,撤掉那些只拿奉禄不办事的官对国家财政有什么好处?
生:
师:曾子清的遭遇折射出戊戌变法在政治方面的措施即:
(屏幕出示):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师:随着一系列政治措施的出台,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出示材料):思想文化方面: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制度;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开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传播新思想:允许开设报馆,举办学会等等。
师:这里提到的京师大学堂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师:对比清朝前期人们的思想状态,分析这一法令的颁布有什么进步作用?
生:
师:戊戌变法除涉及到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外,还涉及到经济和军事领域,分别是什么?请大家阅读课本P33。
生:
师:(屏幕出示)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
师:通过上面法令的分析和几个问题的思考,你能分析出戊戌变法的作用吗?(小组活动)
生:
师:(屏幕出示)有利于维新派参与国家政权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师:戊戌变法运动有利于维新派参与国家政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与此同时,也触及到了哪一派别的利益。?
生:
三、失败——戊戌政变
师:正是因为法令触及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并逮捕维新人士,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仅仅历时103天就宣告结束了,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百日维新”。(板书:1898年9月)变法诏令变为一纸空文,仅仅保留了京师大学堂。
师:从法令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戊戌变法是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那为什么又那样快,那样惨的失败了呢?(小组讨论)
(出示材料)材料一:政变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关系。
事后报告制度。光绪帝需将每日重要谕旨上报慈禧太后。
事前请示制度。光绪帝面见慈禧时,将重大决定和官员任免进行请示。
——茅海建《戊戌变法考》
材料二:政变中各省官员的反应。
各省官员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许多清朝官员“几欲康之肉食之”,甚至决定“以死力以争之”。
材料三:法令中与人民有关的内容:
维新派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帝党官僚和士大夫阶层的少数人的小圈里面,没有去触及占人数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主要是农民)的土地问题。
下令禁止在前门大街设摊贸易,将所有摊贩赶至东西两河沿,甚至店铺禁止悬挂幌子,违者受处罚,致使平日熙熙攘攘的大街为之一空。直接损害了一些下层群众的现实利益。
材料四:社会上纷纷传说慈禧要废掉光绪帝,形势危急。……谭嗣同秘访袁世凯,要他保护光绪帝,袁世凯表面答应,暗中却向荣禄告密。
师: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分析出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生:
(出示答案):1、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2、阻挠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3、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
4、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师: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维新派政治改良来挽救民族危机的探索也失败了。
小结:
师:最后,用一首诗对本课小结。
(出示材料):
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急。
光绪下诏要变革,救国图存改现状。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师:虽然戊戌变法如昙花一现般夭折了,但是它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和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要想不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来挽救中国是不可能的。于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要打破封建制度的枷锁,用革命的方式探索中国走向富强的明天。
反馈练习:
(屏显):1、根据提纲,以组内互问形式完成知识的巩固。
2、(出示材料):谭嗣同图片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请思考:1、维新派要杀的“贼”指的是谁?
2、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3、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生:
师:谭嗣同只是那些为变法而牺牲的英雄们中的一员,人们在为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惋惜的同时,也为英雄们的精神而感动。他们敢于尝试、甘于牺牲的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而悲壮的一页。
板书设计:
第八课 戊戌变法
序幕——————高潮——————失败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
1898.6 ——1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