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19: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课标
1、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民近代化探索的最后一步——文化层面上的学习。本课承接之前的器物探索和制度探索,同时下启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因此不论是在本单元的总结,还是开启下一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基本素质,能对课本中的有效知识点准确找到,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对材料、图片反映出的信息做出形象分析。但由于历史知识储备不足,理论素养有限,在归纳总结能力上还需要教师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民国初年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 通过自主预习,帮助学生掌握记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通过材料分析,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4、 通过本课知识总结,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五、评价任务设计
1、 通过设计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表格,检查是否有100%的学生,能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并通过习题1、2、3、检验学习成果。
2、 通过设计材料解析题,检查是否有95%以上的同学,认识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层面,通过习题4检测。
六、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2、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七、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 复习提问:请评价辛亥革命?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兴中会



同盟会



3、同盟会机关刊物( )  
(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新授  
师: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是因为?  
生: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师:辛亥革命有失败的一面是因为?  
生:袁世凯窃取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  
师:那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民初社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两则镜头。  
1、 出示两则镜头。
镜头一: 1914年9月25日 ,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 12月23日 冬至这天,他又穿起特制古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1915年,他宣布恢复君主制,改为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自称中华帝国皇帝,演出了一场尊孔复古的丑剧。  
师: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生:恢复封建统治。  
生:想要称帝  
师: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要实行独裁专制。  
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  
师:反应了民初人们思想上的?请你找出形容词来形容。  
生:愚昧  
生:落后  
生:封建迷信  
师:大家说的很准确。这种独裁专制、迷信、愚昧与辛亥革命传播的民主共和观念相符吗?  
生:不相符。  
师:所以希望与现实黑暗形成巨大的落差,巨大落差引发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文化运动。
师:学习目标
要求一:1、自主预习,将表格内要填写的内容,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2、标记好课本的同学,尝试记忆。
代表人物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 》
主要阵地

两面旗帜
“ ”、“ ”
      主要内容        后期发展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1918年, 开始传播
师: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与俄国的十月革命相关。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谁?
生:李大钊
师:李大钊有两部著作,请在课本做好标记。
生:《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
师:再给3分钟时间,掌握记忆表格内容。之后我们通过三个简单的选择题进行检测。
1)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章的杂志是( )
A、《民报》 B、《新青年》C、《万国公报》D、《每周评论》
2)陈独秀说“我们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师:关于民主和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中国的独裁专制、愚昧迷信都要靠民主和科学来扫除。  
3)在20世纪初,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广泛的宣传民主和科学。种种有不少名人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些人物包括 ( )
①康有为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梁启超 ⑤孙中山 ⑥李大钊 ⑦胡适
A、①③⑤⑦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⑥ D、①②⑥⑦
4)尝试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A、关于新道德与旧道德
新道德:反对儒家传统道德,追求个人的解放,独立,自由和平等。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B、关于新文学与旧文学  
关于新文学:用现代汉语自由的地表达个人想法的学。(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旧文学:以文言文格式为主的,艰涩难懂的文学。  
出示材料:“孔子为胜圣之时,时乎井田封建,则孔子必能使井田封建一无流弊;时乎潜艇飞机,则孔子必能使潜艇飞机不妄杀人。所以名为时中之圣,时看,与时不悖也。  
——林纾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师:以上两则材料,你能说出白话文的好处吗
生:通俗易懂,直观直接。
5、出示材料: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习近平  
合作探究:以上说法是否合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生:陈独秀的观点有决定性。因为传统文化中有好的,有不好的。不应该全部的否定。应该选取好的,抛弃不好的。
师:所以我们对待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说明新文化运动有局限性。
6、师:请结合材料对新文化运动做出客观评价。
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龚书铎  
生: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是完全否定中国文化,完全肯定外来文化的做法不正确。  
师:非常棒,很全面。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在课本43页,请在课本做好标记。然后时间3分钟,记忆评价内容。  
师:同桌之间相互提问。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课本标题,旁边尝试做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梳理。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  
生: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口号、主阵地、代表人物、内容、评价)  
7、小结
屏幕:归结近代化的探索路程:
练习:”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师:近代化的探索,中国人经历了由学习器物到仿形制度到解放思想,在整体上都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的历程。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这一天道路发展的明天会在哪里?我们下个单元一起来探究。
《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本节课新文化运动是在近代化探索在思想上的一次解放运动。首先应帮助学生理解该运动发生的背景。但如果采用先读教材,后提炼观点的方式,我个人觉得有点单一,而且没有任何的思考碰撞,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采用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为本课的导入,在提供两个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思想的冲突,引发了新文化运动。但是在第一个材料的选用,让学生分析出袁世凯的独裁专制,有些难度,甚至材料当中看不出这一意图。所以在再次修改的时候,给学生铺设一层台阶,能更好的提炼出这种观点。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点,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最基础的知识点掌握记忆,然后对于其中我认为有必要解释的部分,适当加以扩展。如关于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学生可能不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怎么来的,我就对这一部分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深化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最早宣传者这一知识点,这样既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指点学生标记掌握关键之处。
然后通过三个简单的检测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当然这是我预设学生在学习上可能出现的难点,通过检测,发现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同组老师帮我指出,当检测结束之后,如果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不明白理解的地方,效果可能会更好。但这需要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注重备学生这一环节,能将他想到的各种问题提前备好。
合作探究环节,个人感觉处理的不是很到位。原因可能存在于设问,没有一个好的提问方式,可能部分学生理解了,但是感觉很多学生知道,但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的总结环节,让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对单元内容进行总结提升,但是总结提升欠缺火候,虽然也引导了下一单元,但是感觉效果不佳,需要调整。
总而言之,本节课有亮点有不足。对于教学设计的改进要多多钻研,对于教师素质还要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