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3.1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03 10: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
教案
案例名称
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教学设计
科目


教学对象



提供者
课时
2课时
授课为第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棵的第一课时。
1、这一课时主要是认识、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几种不同生物的装片,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准确记录不同生物中细胞的结构特点。
2、训练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科学观察的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习惯。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显微镜的的使用方法。
2、知道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部分细胞切片,并能作简单记录。
2.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细致观察不同的细胞切片,培养学生认真、事实求是的科学观察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初步具有研究科学的一些能力,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但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同学们还很陌生,这节课之前,同学们只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微观世界很感兴趣。我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我备课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完成实验后,通过分析观察结果,掌握生物体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然后推想生物体为什么能长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我校学生生源较好的特点,我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标本,擦镜纸,纱布。 在上课前分好组,并把显微镜发放到各组的操作台上,放置到指定的位置;发放实验时所用的器材及材料。
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认识显微镜初步了解视频、课件展示显微镜各部分图例及名称创设情境、引发动机设疑—播放—讲解初步认识显微镜5分钟自制课件、下载视频使用显微镜理解、掌握、运用课件展示操作步骤提供示范、正确操作讲解—播放—概括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25分钟自制课件各种细胞的比较设难置疑,引起思辨课件、图画讨论_交流_总结演绎原理,启发思维播放—讨论—总结了解不同的生物体具有不同的细胞10分钟课件图片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显微镜)认识它吗?(板书:显微镜)
2.显微镜是用来干什么的吗?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事物。(板书:观察用肉眼无法看到的事物)
5.你们想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吗?就让我们借助显微镜这种仪器来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吧。(板书课题)二、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标本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学会使用显微镜呢?活动一:
1.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显微镜的构造吗?(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2.有谁愿意上台为大家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老师讲解示范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同学们边认真听认真看,边分步练习操作。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上片
(4)调节
(5)观察与记录活动二:出示实验要求。
1.
看哪组最先在显微镜下看到最清楚的物像,并能做好记录。学生分组练习。
2.(各小组还原显微镜)交流观察心得。
三、拓展延伸,总结下课
其它生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吗?它们的细胞一个样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究。
八、教学流程图
九、教学反思
《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这课主要是学会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切片,是一节典型的接受式探究课型。只要让学生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在目镜下看到清楚的细胞结构,目标即可达成。
1、这节课我这样导入:从一颗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从哇哇落地的婴儿长大成人,生物体是怎样长大的呢?它们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体现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2、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示范操作步骤
3、学生分组领取材料,在老师指导下分步进行操作。
4、分两组操作,比比哪组最先看到最清楚的物像。
5交流,总结猜想:生物体为什么能长大?
这节课学生对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特别感兴趣,掌握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也知道了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为什么能长大?在同学的心目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只是这节课上有个别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出现了找不到物体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做好准备,减少对实验观察的干扰因素。
激趣引入
目镜
物镜
准焦螺旋
活动一
观察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
镜筒
载物台
压片夹
载玻片
盖玻片
与实验探究
反光镜
镜臂
镜座
再次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互相交流
教师示范
活动二
使用显微镜
分步骤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
填写实验记录表
小结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