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初识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Microsoft Word2010窗口及主要工具栏。
技能目标:1.掌握Word启动方法,并能关闭Word。
2.学会文件的打开。
3.学会对文字的修改。
4.掌握文件的保存及另存。
情感目标:通过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感受用计算机修改文章的优势。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也是文字处理知识模块系统学习的第一课,课本选用微软公司office2010版本的word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Word软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经过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对汉字输入方法已基本掌握但不熟练,因此在练习中安排了学生对作文当中错别字的修改,既是巩固和提高输入技能,也是让学生通过修改作文体会到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带来的便利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Word窗口及主要工具栏,掌握文字的插入与删除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另存为”保存文件的副本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导入
(先控制)同学们,在上这节课的内容之前,请先翻到书本的目录,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一单元要学的内容。哪位同学知道第一单元我们要干嘛?(电子作文、作文集、设置文本格式等等)
那电子作文是用什么软件来编辑的你们知道吗?(微软word、金山WPS)
对,这些都是用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来编辑的,比如微软word和金山WPS,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第一课《初识文字处理软件》,我们要学的文字处理软件叫word。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打开word软件
其实这个word软件已经藏在了你们的电脑里,现在老师布置今天的第一个任务:请自习课本第2页尝试打开word软件。(教师巡逻)
好,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把这个word软件从电脑里找出来了,那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演示一下?(老师控制)
师总结:对,我们要先单击“开始“按钮,再单击”所有程序、找到Microsoft office、再单击Microsoft office 2010 ,瞧,你们看,这个word软件就打开了。
二、认识word界面
同学们,关于这个word软件,老师现在要给你们布置这节课的第二个任务:自学课本第2页认识一下word界面。稍后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
好,记得怎么样了?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展示PPT
(快速访问工具栏、标题栏、文件选项卡、功能区、编辑区、状态栏、缩放滑块)
不错,你们真厉害!现在老师想问一下,你们觉得这个word软件和我们上学期用过的写字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现在你们可以打开写字板比较并和同桌相互讨论一下。
哪位同学来说说?
师总结:其实Word与写字板两款软件是同一个公司设计的,所以在界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写字板功能比较简单,而Word功能很强大,在功能区里有很多选项卡,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一步步去了解应用。
三、打开文件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word软件,老师这里有一篇作文《学游泳》想让你们欣赏一下。老师已经把文件发到了你们的电脑桌面,但是该怎么打开呢?现在请大家看清楚老师是怎么操作的。在我们刚刚打开的word软件的界面上,找到“文件选项卡”并单击,再单击“打开”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找到并单击文件”学游泳“,单击”打开“按钮就可以了。怎么样?会吗?好,那现在就布置这节课的第三个任务:打开文件”学游泳“。
很不错,好多同学都已经打开了,那有没有更简便、更直接的方法呢?哪位同学愿意来试一下?
对极了,只要双击桌面上的文件“学游泳“就可以了。
四、修改错别字
好,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篇作文。
咦,这位同学真不小心,作文里还有错别字呢,其实像我们平时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都应该要认真写作,写完之后还应该要读一遍,再仔细检查一遍有没有错别字或语病之类的错误。那有没有同学会改呀?谁愿意上来试一下?
学生演示,教师讲解
师问 还有没有其他修改方法?
师说明使用退格键backspace 和删除键delete的区别。好,现在布置第四个任务:仔细阅读作文,修改错别字。
五、保存文件
不错,好多同学都已经修改好了,老师现在控制一下电脑,这篇作文修改好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就这样放着就好了呢?
对,还要保存。为了把文章的原稿保存下来,那我们可以单机“文件选项卡”中的另存为按钮,在这个对话框中将文件名修改为班级和姓名,再单击“保存”按钮就可以了。这样子,我们既可以看到我们的修改稿,也可以看到原稿。怎么样,会了吗?那要布置这节课的第五个任务:将文件保存到桌面上
活动3【讲授】总结
同学们,这天我们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并亲手尝试了修改文章,你觉得电脑上修改文章和平时作文本上修改有什么不同?Word修改的优点有哪些?
活动4【讲授】反思
(能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老师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兴做了;任务太低了,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没有事做,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