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2-02 16:2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枣阳市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秋季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就相同
2.室温时,将xm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3.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K值越大
B.
K值越大,正反应速率越大
C.
K值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
D.
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4.已知:H2(g)+Cl2(g)===2HCl(g)
ΔH=-Q
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1个氢气与1个氯气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放出Q
kJ热量
B.在一定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氯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氯化氢放出Q
kJ热量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氯化氢气体的能量
D.在标准状况下,1L氢气和1
L氯气完全反应生成2L氯化氢气体放出QkJ热量
5.已知某弱酸的酸式盐NaH2XO4和Na2HXO4,其中NaH2XO4溶液呈弱酸性,Na2HXO4呈弱碱性,在10℃时,浓度为0.1molL-的NaH2XO4和Na2HXO4溶液中均存在的关系是
A.[c(H+) c(OH-)]>1x10-14
B.c(Na+)+c(H+)=c(H2XO4-)+c(OH-)+2c(HXO42-)+3c(XO43-)
C.c(H+)+2c(H3XO4)+c(H2XO4-)=c(XO43-)+c(OH-)
D.c(H+)+c(H3XO4)=c(HXO42-)+2c(XO43-)+c(OH-)
6.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g)与1
mol
F2(g)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g)的能量
B.1
mol
H2(g)与1
mol
F2(g)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右图来表示
7.下列关于pH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pH减小
B.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液pH变大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溶液pH减小
D.温度升高,纯水pH增大
8.某可逆反应正向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减小,反应热不变
9.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初始浓度/mol·L-1
0.5
0.6
0
0
平衡浓度/mol·L-1
0.1
0.1
0.4
0.6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增大压强其平衡常数不变,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3时降低了温度
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转化率一定最低
1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O2(g)=ZnO(s)
△H
=-351.1kJ·mol-1
,Hg(l)+O2(g)=HgO(s)
△H
=-90.7
kJ·mol-1
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为(
)
A、-260.4
kJ·mol-1
B、-441.8
kJ·mol-1
C、260.4
kJ·mol-1
D、441.8
kJ·mol-1
12.对反应:4NH3+5O2=4NO+6H2O来说,改变下列条件使反应速率加大,其中是由于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的是
A.用铂作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D.增大接触面积
13.已知25℃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为:FeS:Ksp=6.3×10﹣18;CuS:Ksp=1.3×10﹣36;
ZnS:Ksp=1.6×10﹣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
B.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做沉淀剂
C.足量CuSO4溶解在0.1mol/L的H2S溶液中,Cu2+能达到的最大浓度为1.3×10﹣35mol/L
D.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一定不产生FeS沉淀
14.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mol/LHCl和0.05mol/LH2SO4分别与0.2mol/L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mol/L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2SO4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mol/LHCl和0.1mol/LH2SO4与等质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15.已知:反应2A+3B=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min)
B.2mol/(L·s)
C.2mol/(L·min)
D.3mol/(L·min)
16.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g3N2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两种盐
B.CaC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C2H2
C.Si3N4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2SiO3
D.PCl5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
17.已知25℃时,
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K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AgI>
Ag2CrO4
B.AgCl>
Ag2CrO4>AgI
C.Ag2CrO4
>AgCl>AgI
D.Ag2CrO4
>AgI>AgCl
18.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v正(NH3)=2v正(H2O)
19.根据键能数据估算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H为(
)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
414
489
565
155
A.+485kJ/mol
B.-485kJ/mol
C.+1940kJ/mol
D.-1940kJ/mol
20.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9.6
≥6.4
≥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该溶液中[SO42-]∶([Cu2+]+[Fe2+]+[Fe3+])>5∶4
。([SO42-]表示SO42-物质的量浓度
)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
D.在pH=4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
21.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推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pH=4的CH3COOH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pH<7
B.用蒸馏水稀释0.1mol/L
CH3COOH溶液至0.01mol/L,若稀释过程温度不变,则稀释过程中c(H+)
/
c(CH3COOH)呈增大的趋势
C.将0.2mol/L的弱酸HX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OH-)
+c(X-)=2c(H+)
+
c(HX)
D.用0.2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当中和至中性时,溶液中存在:c(Na+)+c(CH3COOH)
=
c(Cl-)
+
c(CH3COO-)
22.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g)和B
(g),发生反应A
(g)
+B
(g)
2C
(g)
+D
(s),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B)=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0.06mo1/(L·min)
B.7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0
C.实验②中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减小,但平衡常数不变
D.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a<0.10
23.常温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c2(H+)≠c(H+)·c(A-)+Kw
B.0.1
mol·L-1
HA溶液与0.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2c(H+)+c(HA)===c(A-)+2c(OH-)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A-)>c(HA)>c(Na+)>c(OH-)>c(H+)
D.由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A-)>c(OH-)>c(H+)
24.pH=9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按4:1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溶液中H+浓度为(单位:mol/L)(

A.
B.
C.5×10-10
D.5×10-12
25.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某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一定有:c(OH-)+2c(A2-)=c(H+)+c(H2A)
B.0.1
mol·L-1CH3COONa
溶液与0.05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酸性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
>
c(Cl-)
>c(H+)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CN溶液和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CN-)+2c(OH-)=2c(H+)+c(HCN)
D.0.1
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NH4+)+c(NH3·H2O)+c(Fe2+)=0.3
mol·L-1
26.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3+
B.若分离溶液中的Fe3+和Cu2+,可调节溶液的pH在4左右
C.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
D.若在含有Cu2+和Ni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先沉淀
27.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P、Q进行反应P(g)+2Q(g)3R(g)+S(l),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B.反应容器中P、Q、R、S四者共存
C.2v正(Q)=3
v逆(R)
D.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8.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H=-5800kJ/mol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29.将0.1
mol·L-1的NH3·H2O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NH)/c(NH3·H2O)比值减小
B.OH-个数将减少
C.c(OH-)/c(NH3·H2O)比值减小
D.NH浓度将减小
30.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g)△H=+890kJ mol﹣1
B.CH4(g)+2O2(g)=CO2(g)+2H2O(l)△H=+890kJ mol﹣1
C.1/2
CH4(g)+O2(g)=CO2(g)+H2O(l)△H=﹣890kJ mol﹣1
D.CH4(g)+2O2(g)=CO2(g)+2H2O(l)△H=﹣890kJ mol﹣1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31.(本题6分)通常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SiCl4________SiO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右图中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硅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
(3)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1mol晶体硅中含
molSi—Si键;该反应的反应热ΔH=______kJ·mol-1。
32.(本题6分)I.
(1)反应I2+2S2O32—=2I—+S4O62—常用于精盐中碘含量测定。某同学利用该反应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均加入1mL淀粉溶液做指示剂,若不经计算,直接通过褪色时间的长短判断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试剂中应选择
(填序号)。
①1mL
0.01
mol·L—1的碘水
②1mL
0.001
mol·L—1的碘水
③4mL
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
④4mL
0.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
(2)若某同学选取①③进行实验,测得褪色时间为4s,计算υ(S2O32—)=
Ⅱ.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
ΔH
<0,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该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某10L密闭容器,5min时达平衡,各物质浓度(mol L—1)变化如下:
0min
5min
10min
CO
0.01
0.0056
H2O
0.01
0.0156
CO2
0
0.0044
H2
0
0.0044
(1)请计算5min时H2O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
(2)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若5min~10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是__________,如何改变的___________。
33.(本题14分)甲烷广泛存在于天然气、沼气、煤矿坑气之中,是优质的气体燃料,更是制造许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Ⅰ.制取氢气
已知:CH4(g)+H2O(g)CO(g)+3H2(g)
△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
△H=+247.4kJ·mol-1
(1)请写出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0.1mol
CH4和0.1mol
H2O(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的p1
p2(填“<”、“>”或“=”);
Ⅱ.制备甲醇
(3)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
mol
CO与3a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
△H<0。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再充入1mol
CO和3mol
H2
C.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E.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Ⅲ.合成乙酸
(4)甲烷直接合成乙酸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光催化反应技术使用CH4和
(填化学式)直接合成乙酸,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原子利用率100℅)。
34.(本题14分)目前,CO、CO2的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Ⅰ.CO可用于合成甲醇
(1)已知:CO、H2、CH3OH(g)的燃烧热分别为-283kJ/mol、-285.8kJ/mol、-764.5kJ/mol。则CO(g)+2H2(g)
CH3OH(g)的 H=__________。
(2)将1molCO和2molH2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CO的平衡转化率[α(CO)]与压强(P)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两点CH3OH的质量分数ω(A)______ω(B)(填“>”、“<”或“=”),理由为__________。
②C、D两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______v逆(D)(填“>”、“<”或“=”),理由为_________。
③200℃时,测得E点的容器容积为10L。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CO、1molH2和xmolCH3OH时,若使v正>v逆,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Ⅱ.CO2的综合利用
(3)CO2转化为甲醇有广泛应用前景。T℃时,在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0,其它条件不变,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升高温度
B.再充入1molCH3OH(g)和1molH2O(g)
C.加入催化剂
D.再充入一定量CO2
(4)CO2可转化为碳酸盐,其中Na2C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碳酸盐。已知:25℃时,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H2CO3
H2C2O4
HNO2
HClO
K1=4.4×10-7K2=4.7×10-11
K1=5.4×10-2K2=5.3×10-5
K=7.2×10-4
K=2.9×10-8
25℃时,向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中分别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至过量:①NaHC2O4②HNO2③HClO溶液中的n(HCO3-)与所加入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符合曲线Ⅰ的溶液为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符合曲线Ⅱ的溶液为___________。
选择:
1_5
BDDCB
6_10ACDC
A
11_15
ACBAA
16_20DCADC
21_25
DDBDC
26_30BADDD
填空题:
31(1)<
SiCl4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
(2)如下图或
(3)2
+236(无“+”号不得分)
32.
Ⅰ.(1)②③④(3分)(2)8.3×10-4mol L-1 s-1(2分)
Ⅱ.(1)0.006
mol L-1(2分)
(2)40%
(2分)
(3)H2O的浓度,增大了0.01
mol L-1(或
H2O的物质的量,增大了0.1mol)(2分)
33.(1)CH4(g)+2H2O(g)CO2(g)+4H2(g)△H=+165.0kJ mol-1
(2)①V(H2)=0.003mol/(L.min)②6.75×10-4(mol/L)2③<(3)BC(4)CO2
34.(1)-90.1
kJ·mol-1
(2)①>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点温度低于B点,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CH3OH的质量分数减小。;②>,该反应为有气体参与的反应,C点压强大于D点,增大压强,反应速率越快。;③2500,(0(3)B
(4)①②

(3)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CH3OH)减小,
n(CO2)增大,n(CH3OH)/n(CO2)减小;再充入1molCH3OH(g)和1molH2O(g),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n(CH3OH)/n(CO2)增大;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n(CH3OH)/n(CO2)不变;再充入一定量CO2,n(CH3OH)/n(CO2)减小;(4)根据电离平衡常数,酸性>,向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中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2O4,先生成碳酸氢钠,NaHC2O4过量时,再生成二氧化碳;故先增大再减小;酸性HNO2>,向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中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NO2,先生成碳酸氢钠,HNO2过量时,再生成二氧化碳;故先增大再减小;酸性>HClO>,向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中分别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溶液至过量,成碳酸氢钠,不能放出二氧化碳;符合曲线Ⅰ的溶液为①NaHC2O4②HNO2;符合曲线Ⅱ的溶液为③HClO。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