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标志知识收集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标志知识收集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2-02 14: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标志知识收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常用的几种标志的含义和作用,特别是交通标志和消防标志的作用。
2.
学会通过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功能进行标志的查询,能对搜索到的标志进行甄别,并能根据实际需要使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的“创建新文件夹”按钮建立文件夹,分类保存、整理图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网上下载生活中的标志,用先前学过的下载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从“下载文本”到“下载图片”,掌握“应用图片搜索引擎收集图片资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标志,激发研究标志的兴趣,增强安全意识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网络搜索能力,为本单元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接触网络信息技术已将近一年,但对因特网知识掌握都是比较初浅或不全面的。学生对于网络的体验大多来源于娱乐活动。真正应用网络来帮助学习并不多。“百度”是学生较为熟悉的搜索引擎,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标志,学会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本课的知识点可以和先前学过的知识相结合,迁移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教师少“讲”,让学生自主探索,同时要兼顾好学生的差异性。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尚且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别信息的真伪,追求真、善、美,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
3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恰当的关键词搜索标志并保存。
难点:将搜索到的标志分类整理并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
教师展示各类标志,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学校,都有代表性的标志,由此引出这节课的课题《标志知识收集》。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标志入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快速引出课题。
活动2【讲授】(二)初识标志图片 明确标志分类
1.请同学说一说自己认识的标志。
2.教师出示牛奶盒,由牛奶盒上的标志引导出各类标志:商标、认证标志、环保标志等。
3.老师和学生分享上班路上看到的标志图片,让学生尝试认一认。老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标志的名称 学生有的是认识这个标志,有的是因为图片名称知道的。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从身边熟悉的标志入手,了解标志的分类。老师给出的这些标志图片,有的学生马上能说出来,有的学生并不熟悉,但学生仍能通过图片的命名说出来,由此引出图片使用标志的名称来命名是非常重要,比起老是强调图片命名要“见文知意”要有效的多,避免了日后图片管理的混乱。
4.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分出消防标志和交通标志。
5.仔细观察消防标志和交通标志的特点,学生发现消防标志基本都是红色组成。而交通标志有规律,如黄色的表示警告,红色圆形的表示禁令,蓝色的表示指示。教师板书交通标志的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消防标志和交通标志的特点,从标志的颜色规律入手,为后面学生搜索图片提供关键词和筛选条件的提示。
活动3【活动】(三)知识迁移 学用图片搜索功能
1.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这些标志图片从哪里收集来的 学生回忆以前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文字资料的,由此进行知识迁移。
2.布置任务“我会搜”:尝试操作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教师指定图片。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
3.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关键词的选用对搜索结果的影响,并引出搜索栏右侧的筛选功能,由上一个环节交通标志的分类或标志的颜色等进行进一步设置搜索条件,可以缩小搜索范围。
4.教师明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制作介绍标志文档,并出示几张搜索到的标志图片,由学生判断该选用哪一类图片进行保存。这些出示的图片有的是单一的标志图形,有的是包含标志图形的实物照片,还有的包含有多个标志或其他信息的。学生明确图片素材的要求:要保存单一的标志图形用于制作介绍文档。
设计意图:学生由本册第4课搜索引擎中文字搜索功能进行知识迁移,由此进行图片搜索,搜索操作本身并没有难度,但如何准确快速的找到需要的图片,则需要经过多次训练,在本环节中比以往搜索方式中加入了筛选标签,可以使用筛选标签对搜索的图片大小、颜色等进行设置,进一步缩小搜索范围。这次图片的搜索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为下节课的介绍标志文档做准备,因此要让学生明确哪一类图片是有用的。
活动4【练习】(四)搜索图片 分类保存
1.教师布置任务“我会存”:利用搜索引擎中的“图片搜索功能”从网上下载保存你所熟悉的交通标志或者消防标志,并把这些标志介绍给你的同桌。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
请学生演示下载图片的方法,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肯定这位同学使用图片名称命名的方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已经学习、感悟到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标志,他们很希望马上尝试一下图片筛选功能,因此在这里加入我会存环节,让学生在刚才搜索图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尝试保存图片的方法。让会操作的学生来演示操作,自学能力较弱的同学就可以借此机会掌握知识,同时再次强调了图片命名的原则。
3.教师再次出示之前老师给学生看的图片文件夹,学生指出:图片都放在同一个文件夹里很杂乱,要分类进行保存。请学生操作演示如何整理文件夹内的图片。
教师板书:先保存图片,再整理图片
4.
有学生提出:想要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去查找,就要事先做好一些准备。我们应该在找图片前先有计划地建好文件夹进行分类。
教师板书:先建文件夹,再保存图片
5.
教师指出:事先考虑问题可能并没有这么全面。我们也可以一边查找一边对图片进行分类。并板书:一边建文件夹,一边保存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书本进行学习,学生尝试操作。
6.教师给出任务“我能做得更好——分类保存”:请你利用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功能”搜索你上学路上看到的交通标志并分类保存到你的电脑中。
7.
向同学展示已经保存到电脑中的上学路上看到的交通标志,并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老师由学生的分类习惯引申到要养成良好的文件分类习惯,再提出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利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的“新建文件夹”按钮建立图片,给学生梳理了过去学习的分类方法,适度的板书也给学生理清了思路,同时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螺旋上升的,这个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活动5【活动】(五)总结提升 交流收获
1.教师和学生交流一下本课的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情感两方面来回顾。
2.交流结束后,教师用一首自编儿歌来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学会操作,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3.教师简单介绍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所期待。
设计意图:学习任务是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一个载体,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课堂的效果放大到日后的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