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16年10月教研公开课宜兴第一中学展示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无锡市2016年10月教研公开课宜兴第一中学展示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20: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鸦片战争中英武器对比 黄海海战中日武器对比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对19世纪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几点思考
潮流一
“开眼看世界”,死水起微澜“四洲”指亚、非、欧、南北美洲。“瀛环” 指大海环抱的全世界。
“海国”即海外之国,是“四夷”的别称。 明末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
这样描绘中国士大夫:他们的
世界仅限于他们的十五个省,
因为知识有限,所以他们把自
己的国家夸耀成整个世界,并
把它叫做“天下”。“醒 世 破 冰” 的 著 作如何理解?材料1、“宁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杨光先,康熙时任钦天监监副)
材料2、“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序》)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的看法。《海国图志》的影响和遭遇材料1、当时中国识字者最少也有300多万人,然而却少有人
去读这本书,更别说认真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有人主张将
《海国图志》付之一炬,这本书最后既没有被烧掉,也没有
引起太大反响,在国内只印了千册左右。
——《复兴之路》
材料2、《海国图志》问世以后,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书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倡日后洋
务运动之先声。书中对英、美议会和民主制度的介绍与赞
颂,对日后维新思想的产生,不无启发意义。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思考:有关《海国图志》的影响,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是否有矛盾? 说说理由。生前遭冷遇,身后知音多 佐久间象山(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不禁拍案感慨:“呜呼! 予与魏,各生异域,不相识姓名,……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导下,佐久间象山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发展与西方的关系的重大变化。……《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有识之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此书对日本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海国图志》
维新变法,思想飓风 潮 流 二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变法图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资产阶级维新派著作 “融会中西”的康有为思想
“故(资本主义)独立自由之风、平等自主之义、立宪民主之法,孔子怀(赞成)之。”
——康有为《孟子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习知识回答:
(1)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儒家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康有为“用孔子反对孔子”如何理解?
(2)历史学家陈旭麓说“启蒙是对传统的否定”,说说康有为如何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启蒙的?康有为思想特点
“融会中西”,“儒表西里”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
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思考:“洗了脑子”的含义是什么?思想解放       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但是它们的关系却如油和水一样,没有多少联系。   维新变法运动,与普通民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膜与误会,民众非但不体察维新派救国的苦心,反而视之为篡位的奸臣。     ——张鸣《维新变法与民众反应》 课后探究:维新思想的启蒙有何局限?原因有哪些? 1898年掀起的两场运动 戊 戌 六 君 子 主流思潮之变 1894—1898年,“革命”一词只是零星出现,“改革”一词出现的次数远远多于“革命”。戊戌政变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不断上升。
——摘自金观涛《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

1894—1898年之前,改革思潮(维新变法)是主流;
1898年以后,革命思潮逐渐成为主流。 晚清进步思潮发展的趋势 小 结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器物”(技术)民族危机加深 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
相结合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 ——制度 思想解放林魏徐,放眼世界,增知识变观念,死水起微澜
康梁严,维新变法,促启蒙催革命,思想掀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