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一、水的三态变化
1.本质。
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_____和_____不会变化,变化的只
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和分子的_________。数目大小间隔排列方式2.水的排列方式:
(1)固体的水,水分子紧密_____排列,不能自由运动。
(2)液态水中,水分子间隔_____,可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运动。
(3)气态水中,水分子间隔_____,可自由运动。有序较小较大3.分子:
(1)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都由_____构成。
(2)具有的本质属性。
①质量和体积都_____;②相互之间有_____;
③总在___________。原子很小间隔不断地运动二、水的天然循环
1.水的天然循环流程。
水由海洋、陆地蒸发至高空,分子运动_____,水由高空液化冷
凝,以雨、雪形式降落在海洋、陆地,分子运动_____。
2.意义:实现了水的_________,完成了水资源的_________。 加快减慢自身净化重新分配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实验探究——净化天然水。
【实验目的】除去天然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
【实验过程】(1)沉降。
①A、B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约100 mL天然水样品,将烧杯A放在实验桌上静置,在烧杯B中加入明矾粉末,用玻璃棒搅拌后静置。②现象:烧杯A中液体_____________;烧杯B中液体_________
___________。
(2)过滤:对烧杯A中上层液体进行过滤。
①装置如图浑浊程度减弱一段时间后变得澄清玻璃棒漏斗②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___________。
二低:___________要低于漏斗的边缘;待过滤液体的_____要低
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嘴要靠在_______________;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___
___________;漏斗的下端要紧靠_________。
③现象:滤纸上有_____,滤液略带颜色,变得_________。
④结论:过滤能将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离。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液面玻璃棒的中下部三层滤纸一边烧杯内壁固体澄清透明(3)吸附。
①向滤液中放入一个活性炭包,充分搅拌后静置。观察液体变
化,取上述1滴清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加热至水分消失,观
察现象。
②现象:静置后,发现滤液颜色_____变得澄清透明。加热至水
分消失后,观察到玻璃片上___________。消失有残留物质③结论:活性炭能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杂质;不能
除去___________的杂质。
(4)蒸馏:加热煮沸上述滤液,使水蒸气冷凝在烧杯上方的表面
皿上,取少量冷凝水,在玻璃片上烘干。
现象: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蒸馏操作可除去___________。滤液中一些有颜色或气味一些可溶性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溶性杂质2.混合物和纯净物:
(1)概念。
混合物:由_______________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_____物质组成的物质。
(2)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及目的。
①过滤:分离_____________混合物的方法。
②吸附:主要除去一些_____________的杂质。
③蒸发结晶:可使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结晶析出。
④蒸馏:加热,使某种液体先挥发后冷凝,可得到纯净的液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一种颗粒大小不同有颜色或气味(3)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净化
操作。
(4)硬水与软水。
①硬水:含有_________________的天然水;
②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然水;
③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________________的是硬水,_______
的是软水。沉降过滤灭菌较多钙、镁矿物质不含或含较少钙、镁矿物质泡沫少,易起浮渣泡沫多
1.判断正误:
(1)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
提示: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本身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故属于物理变化。
(2)清澈透明的自来水是纯水。( )
提示:清澈透明的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故不是纯水。√×(3)经过滤操作可将食盐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 )
提示:过滤是将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不能将可
溶于水的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4)硬水是含杂质较多的水。( )
提示:只是把含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较多的水叫作硬水,而含
其他杂质较多时,不属于硬水。
(5)经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能将硬水软化。( )
提示:活性炭只是吸附水中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故不能将硬水
软化。×××2.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 )
A.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性质的应用,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分子的三大性质:很小、不断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闻到刺激性气味是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地运动的结果。故选A。3.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隔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
【解析】选A。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变大,间隔变小,体积变小。4.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写出所需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__进行检验。
(3)最后进行了________操作,证明了得到的水中含有矿物质。【解析】(1)加入明矾搅拌,能使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静置后经过过滤除去不溶性固体,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检验硬水和软水可使用肥皂水;(3)进行蒸发操作,能证明得到的水中含有矿物质。
答案:(1)过滤 漏斗(合理即可) 吸附 物理 (2)肥皂水 (3)蒸发要点一 对分子基本性质的理解
1.分子的体积虽然很小,但不随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的变化而改变。
2.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但由于分子的体积小,肉眼无法看到,因此平时看到的较小固体颗粒的运动,如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不断地运动的性质解释。3.分子间的间隔与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同一种物质的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大,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小。
4.分子间的间隔也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越低,压强越大,分子间的间隔越小;反之,温度越高,压强越小,分子间的间隔越大。【示范题1】(2013·长沙中考)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等。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 mL,原因是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混合时彼此进入对方,使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八月桂花飘香是桂花中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1滴水体积很小,但其中含有很多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水结成冰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仍在不停地运动,故D解释不合理。【备选习题】(2013·龙东中考)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藏匿的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解析】选B。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藏匿的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与分子的大小、分子的间隔,分子能否再分无关。要点二 过滤操作要点及原因提醒:过滤失败后,需要重新制作过滤器进行过滤。【示范题2】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有一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4)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写一点)。【解析】加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过滤速度太慢可能是因为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边缘等。答案:(1)吸附悬浮杂质后沉降
(2)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3)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合理即可)
(4)滤纸破损(合理即可)【方法归纳】过滤中常出现的问题与分析
(1)过滤速度较慢的原因。
①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未贴紧,留有较多气泡;
②液体未静置,直接倒入漏斗,杂质会将滤纸上空隙堵塞。(2)液体经过几次过滤仍然浑浊的原因。
①滤纸损坏(玻璃棒引流时未放在三层滤纸一边也可能会导致其损坏);
②过滤时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一些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渗过;
③操作中的玻璃仪器和滤纸不洁净。1.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在下图横线上写出对应图片体现的分子的基本性质。提示:闻到饭菜的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一滴水中含有大量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2.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将过滤操作中的相关问题填入图中。提示:玻璃棒起引流作用;烧杯口应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滤纸的边缘应略低于漏斗口;玻璃棒的下端应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漏斗的下端应紧靠在烧杯内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