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20:5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导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光荣革命。2.掌握《权利法案》的制定。3.掌握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重点难点】1.掌握《权利法案》的内容2.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问题导学】边思考边研读教材。
第一目
光荣革命
1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从经济、阶级、政治三个角度回答)
2
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640-1688年,认识:革命历程近半个世纪,具有曲折和反复性。)
第二目
议会权力的确立
3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阅读课本分析《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影响)
4
代议制的含义、作用及发展?
【反思总结】
【实践练题】
1.有人说,17
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主要是指(  )
A.获得了欧洲贸易的中心地位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大规模进行圈地运动
D.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2.“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民主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提高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
C.决定全体市民的素质高低
D.表明革命的彻底性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查理一世因为税收权问题和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  )
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
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
4.(2011届广东潮州华侨中学高三第一次摸底)“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议会权力与国王权力平等
C.国王权力大于议会权力
D.议会受到内阁的制约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善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们。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18世纪以来,法国人民又是如何“试种”英国“椰子”的?
(3)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
答案:
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作用:经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社会: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政治: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世界影响: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采用了这一模式。
【实践练题】
BBBA
5.(1)特点:以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实现代议制民主(或答与封建势力妥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法治方式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作用: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2)理解: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上半期,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试种”: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并于1875年颁布宪法。
(3)判断:不可信。理由: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和言论往往带有主观臆断性,根据自己的好恶褒贬时政,存在一些与事实相悖之处。
判断:可信。理由:君主立宪制建立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最终建立起法治社会;随着英国代议制的逐步完善,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也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