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简单历程,理解《权利法案》和
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从而使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并知道英国议会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搜集史料,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
维方法。另外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
折性,能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发展、完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感悟近代英国民主发展历程。
二、重、难点:
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责任内阁制和议会的关系
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向同学们展示两张图片:“伦敦唐宁街10号”和“
白金汉宫”。问:请问同学们这两张建筑图片代表什么?
生:伦敦唐宁街10号;白金汉宫
师:然后向同学们展示两张人物图片:“伊丽莎白二世”和“布朗”。问:这两张图片上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身份又是什么?
生: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布朗,英国首相。
师:在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是国家的权利中心,首相是国家权力的最高代表),有关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的决定基本上都掌握在议会手中,女王只是名义上的代表,如代表英国出席一些礼仪性的活动,并无实权。在英国,这种特殊政体叫君主立宪制。即: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那么这种政体是如何在英国确立的?又是怎么一步步完善的?它的确立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七单元第一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板书)
【讲授新课】
寻求民主——“光荣革命”
1、“光荣革命”
(1)背景:
1)经济: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要求限制王权
3)政治: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宗教: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
【问题探究】请同学阅读课本P36页历史纵横,思考英国此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没有矛盾?如果有,是什么矛盾?如何解决呢?
提示:有,政治阻碍经济,革命。
(2)过程:略
【问题探究】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提示:革命的发展充满着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总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发展。
确立民主——议会权力的确立
1、《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问题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7页第一二两段和“学思之窗”的材料思考两个问题:(1)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同时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
(2)《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权力中心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受到限制,并不能干预议会选举。权力由国王为中心到议会为中心。
(1)时间、机构:1689年
议会
(2)内容: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
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3)作用:①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的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其制约
②议会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③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权力,君主立宪制确立
(4)本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国王权利,保障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5)结果:保证了议会的权利,使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概念解释:何为君主立宪制?)(简单为学生介绍英国议会的组成,议员的来源,为后面讲首相来自于下院做铺垫)
【问题探究】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请问这句话说明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革命前议会为国王服务,因为国王的权力大于议会。革命后国王为议会服务,因为议会的权力大于国王。
【课堂思考】为什么以《权利法案》作为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权力)确立的标志?
提示:可以让学生从字面意思来分析何为君主立宪制,然后根据国王和议会权力的转变来分析。
2、1832年议会改革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7页最后一段,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英国选举制度发生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英国选举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1)增加新兴工业城市席位,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选举范围扩大;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渐进的、曲折的;近代民主政治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三、完善民主——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课堂阅读】请同学们阅读P38页正文和[历史纵横]的相关材料,了解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和由来,并且向同学们展示三张图片以此让同学们了解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的三个关键人物:沃尔波尔、小皮特、维多利亚女王。
1、由来:光荣革命后,出现由国王主持的内阁会议。18世纪初,内阁不是法定的组织,1721年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形成标志:1721年
沃尔波尔
【问题探究】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要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1)内阁成员大体上师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撤兵?为什么?(3)议会中大多数人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提示:(1)赞同。因为集体负责,首相与内阁成员共同进退;(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只会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3)有两种可能:一是一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一是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运行机制:①成员组成及相互关系
②产生
③内阁与国王议会的关系
④首相的权力
4、特点:①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
②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
③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5、影响:①资产阶级的议会政党制发展起来
②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课堂思考】明朝——皇帝的内侍机构封建王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英国——国家行政机关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问题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具体分析英国国王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今天英国女王在国家扮演的角色为例。
提示:“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实行君主专制,英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权力超过王权。责任内阁形成之后,国王的行政权转交给内阁首相。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课堂延伸】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提示: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3)历史影响:英国:保障资产阶级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世界:引领世界潮流;西方国家仿效
【课堂小结】这两堂课我们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两个大问题,并且深入了解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完善主要表现在国王、内阁、议会、政党四个方面。同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近代民主发展的历程,即大体上经历了“争取民主——确立民主——完善民主”这三个阶段。其中,“争取民主”主要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历史事件,“确立民主”主要是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实行,“完善民主”主要指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和日趋发展。英国也就一步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这就是英国在近代追求民主的艰辛历程,我们要从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总结,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综合探究】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有个教授在《英国精神》一书中讲道:“英国的历史文化虽不及中国悠久,但她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却不亚于中国。”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探究。哪些史实可以佐证近代英国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这一观点?
七、板书设计
一、寻求民主——“光荣革命”
1、“光荣革命”
(1)背景:
(2)过程
二、确立民主——议会权力的确立
1、《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时间、机构:
(2)内容:
(3)作用:
(4)本质:
(5)结果:
2、1832年议会改革
三、完善民主——责任内阁制
1、由来
2、形成标志:
3、运行机制:
4、特点:
5、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