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辛亥革命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辛亥革命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21:1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简述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等史实;2、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影响;3、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影响
【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先认真通读课本P62-65页的内容,再完成以下填空,梳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进行“兵教兵”,8—10分钟后交流汇报。
历史条件
客观
1、《
》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清政府实施“
”和“
”改革促进了中国
的发展,客观上也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清统治者思想僵化保守,多次丧失发展现代化的机遇,丧失民心,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众叛亲离。3、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他们被孙中山誉为“革命之母”4、受日本
成功的影响5、四川
爆发,造成湖北兵力空虚,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主观
思想
新兴的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以章炳麟、

等为代表,广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
思想。
组织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
“驱除鞑虏,
,建立民国,
”。(三民主义)
军事
一系列武装起义提供了经验教训,如
起义最为壮烈。
过程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1月1日
成立,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
性质的民主宪法。
结局
取代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
的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意义
从革命史观来看: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革命从现代化史观来看:推翻了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建立了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
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
侵略势力,推动了
经济的发展。总之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从
史观来看:以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废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推动了
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从
史观来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这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一块丰碑。
【知识树】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和封建专制相比分别有哪些进步?结合课本P64第二自然段,分析《临时约法》有何特点?性质如何?它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封建社会法律规定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宗教信仰等项自由,有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③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合作探究2】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本课和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回标小结】对照学习目标和以下结构图示,完成填空,请用2—3句话概括本课的核心内容,小组交流后登台大声汇报。
【巩固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 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 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 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 《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秦汉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的具体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3)材料三是一份在中国最早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文件,这一文件是什么?这一文件规定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有何相似性和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应该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前的一百年,特别是辛亥革命怎么来的,孙中山的纲领怎么来的,它都是有依据的。同时还要盘点辛亥革命后的一百年。还要研究从现在开始,往后的100年。”
——历史学家章开沅《纪念百年辛亥要看三个“一百年”》
(4)
材料四提供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新视角是什么?
(标题)辛亥革命:

(一)
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
(1)推翻清朝帝制
(2)

2、

(1)改称谓
(2)废跪拜礼仪
(二)
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
(1)

(2)地方军队主要掌握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
2、

(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
(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壮大
思想传播
的建立
的制定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推翻两千多年的
颁布《

窃取革命果实
中国
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