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国共的十年对峙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国共的十年对峙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21: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
一、预习目标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一段材料,提问学生: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象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问:“把我们象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是指什么历史事实?
我们又是如何孵出小鸡来的?
答: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面临严重危机。中共是如何孵出小鸡来的?也就是中共如何摆脱危机,使革命重新走向高潮的呢?这正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预习国共十年对峙,初步了解掌握中共革命新路线的形成历程,红军长征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二、预习内容
一、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__
____。中共将掌握的武装力量集中到_______
__附近。
2.经过:
________年8月1日,_________、_________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
3.意义:打响了______
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_________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_________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__________________,确定开展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_________打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秋收起义由__________领导,在__________发动,计划进攻__________,受挫后决定改向山区进军,创建了__________革命根据地。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内容。使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4.反“围剿”斗争和红色政权的建立
前三次反“围剿”斗争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下,取得成功,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发展。__________年冬在__________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
__________为政府主席,__________为军事委员会主席。
三、红军长征
1.长征的原因:由于_______________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
_________。
2.长征的经过:长征初期红军损失__________,处于危险中。__________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人的__________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__________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_______________,取消博古、李德的_______________。这次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_______________,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__________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征的胜利及意义
胜利:__________10月中央红军到达_______________,与当红军会师。___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大主力红军在__________会师。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_______________,铸就了伟大的_______________,激励人们前进。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掌握南昌起义的发生,八七会议,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识记红军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影响。正确认识长征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实践、遵义会议、长征的意义。
教学难点:南昌起义的背景、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学习过程
一、南昌起义
探究点一:1结合教材分析南昌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最终南昌起义的余部去了什么地方?这说明了什么?
二、土地革命
探究点二:南昌起义后,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三、红军长征
探究点三:中共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的扩大,使国民党十分恐慌,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围剿”,前四次反“围剿”都取得了成功,但第五次失败了。为什么?中共该怎么办?
(三)当堂检测
1、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2、下列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是
①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方针
③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④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以下两幅图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教训是的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以夺取大城市为中心任务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5、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逐步形成了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人民战争路线
C.统一战线理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准确内涵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C.开辟解放区,以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7、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央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的第五次军事“围剿”
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课后练习与提高
1.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开辟井冈山道路
2.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3.某旅行社组团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旅游探险活动,下列长征重要景点参观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瑞金云石山乡
④会宁城西关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4.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下图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注:三铲除封建势力;四镇压反动势力;五消来反动武装;六实行土
地改革;……九巩固与建立苏维埃政权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排序:图(
)→图(
)→图(
)。
6..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遭受过两次严重挫折。据此回答:
⑴两次严重挫折分别指什么?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⑵为挽救两次危机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中国贵州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