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21: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C.选举朱德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D.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
3、建国以来,我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新三民主义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5、(2007·广东单科)《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6、(2007·海南单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7、(2008江苏)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8、(2007·山东文综)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10、(2008惠州综合测试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束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学生思考后回答:
①材料一所确立的我国各党派在政治生活中采取什么制度?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1954年以前它的职权是什么?
③材料二提出的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是什么?后来又有什么新发展?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新题追踪】(2009年普宁质检)阅读材料: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国内外压力实行新政,进而发展成“预备立宪”,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的探索。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载泽上密折说:立宪是“救危亡之方”,可使“皇权永固”、“外患减轻”、“内乱消弭”。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走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为此,它可以仿行当时哪国的体制?
(3)概据材料三、四,概括毛泽东与孙中山对民主政治不同认识,并指出各自的理论来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为建立民主制度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附导学案答案
课内导学案部分
探究一(2)答案: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当时统计认为全国共有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探究二参考答案:议行合一,代表并保证全体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效率高。适合中国国情。
探究延伸,参考: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的开始,主张君主立宪制,最后失败,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辛亥革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伟大成就。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了以三大制度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C2、D
3、D
4、C
5、A
6、C
7、C
8、D
9、B
10、B
二、材料解析题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可完成。
【答案】
①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②统一战线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内容。
课后练习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