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习题(含答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习题(含答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22: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1
1.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B.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以下哪一项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求同存异
C.互不干涉内政
D.和平共处
3.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已”的原则,当时提出这一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间存在着严重的边界问题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反共产主义问题”
4.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下列成就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B.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开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5.下列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共同点的表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有①是在“一边倒”方针的指导下提出的 ②是我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保证 
③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的良好愿望 
④是新中国挣脱两极束缚、建立和谐世界的初步尝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
6.有关中国的一幅宣传画,图中的文字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它最有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末 
B.60年代末  C.70年代末  
D.80年代末
7.“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被称为“转折点”的事件发生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55年
8.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中美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材料中所提出“公告”是指


A.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B.尼克松访华的公告
C.中美建交公报
D.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公告
9.右图情景被称作是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其中“握手”的原因正确的是

图略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苏关系恶化
③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⑤中国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京访问。在当晚的欢迎宴会上,尼克松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在我们讨论我们分歧的时候,我们哪一方都不会在我们的原则上妥协。”这个“巨大的分歧”指的是


A.经贸往来
B.国际格局
C.台湾问题
D.文化交流
11.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12.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图一)。
1975年12月,毛泽东主席会见了福特总统及其夫人和女儿(图二)。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有


①中国释放出与美国和解的信息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并且与美国正式建交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
13.2001年4月13日日本文部省宣布,“新史教科书编纂委员会”编写的教科书检定合格。该教科书删去了“从军慰安妇”、“侵略”等记述和用语。中韩等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这类事件发生过多次,不会对中日关系产生多大影响
②日本右翼势力发展较快
③亚洲人民反殖民主义任重道远
④中日友好关系的基础已经破裂 


A.②③
B.
①④
C.①③
 
D.②④
14.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这种变化说明了
(
)
A.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的
B.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的
C.
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实力变化D.
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决定的
15.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16.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图1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
⑴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图2:20世纪70年代“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⑵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图3:
2000年9月,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新时期外交政策有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