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导学案2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以及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意义。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二、预习内容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1.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与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建国一周年时:
(2)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与国家
;内容
;
意义:标志着
;超越了
。
(3)1954年以
身份参加了
,大大提高了
。
(4)1955年参加了
,提出了
,推动会议圆满结束,与更过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联系。
(二)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原因:70年代,
的衰落。
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在
成就显著,国际地位提高。
(2)标志:
。
(3)意义: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影响。这一胜利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问题: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什么迟迟不能解决?中国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为什么到1971年才解决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从美国角度:美国自身经济实力下降,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
的严峻挑战;
政策难以继续下去。
从中国角度:
日益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关系恶化,苏联构成了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2)过程:
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
访华,并发表
(美国声明:美国认识的到,
),中美关系开始
。
1978年12月,中美发表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打开了
,国际上出现了
。
3.中日关系正常化
时间: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访华,签订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以及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意义。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与旧中国屈辱外交软弱外交卖国外交的根本不同
二、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合作探究】1: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呢?
3: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出问题: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针对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4:从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来看它着重解决了外交上面临的哪些问题?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特点?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怎样提出的?其内容是什么?各项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2、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新中国步入50年代取得的最主要的外交成就时是什么?(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合作探究】2: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谈到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呢
【合作探究】3:新中国初期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大的外交成就
【合作探究】4: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区别?为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