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知识清单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__________中心的优势地位。
(2)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________的道路。
2.过程
(1)1951年签订《__________》,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促使________之间矛盾化解。
(2)建立欧洲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通称____________。
3.影响
(1)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________,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________的控制,推行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__________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进一步加强了________上的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①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__________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大力扶植:首先,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__________,其次全部发还已拆迁的日本__________,三是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________和________。③朝鲜战争提供机遇:一是朝鲜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订货,使日本得到大量的“________”收入。二是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扩军备战升级,掀起一股采购物资热,为日本商品进入__________敞开了大门。④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________的经济发展战略。⑤加强__________,重视________。⑥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
(2)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________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影响
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开始谋求在__________上发挥独特的作用,于20世纪80年代起提出成为______________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①二战后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摆脱________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__________,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2)形成:______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____________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会议表示不结盟国家决心共同努力,制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3)特点:奉行________、________政策。
(4)历史作用:①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加速了__________殖民体系的崩溃。②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____________作为重要任务,把建立________________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__________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__________。
2.中国的振兴
(1)中国________迅速发展,__________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2)中国一贯重视与____________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____________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一计划提出的最初目的是( )
A.从根本上结束法德之间的冲突
B.与英国争夺欧洲市场
C.联合西欧抗衡美苏
D.推动西欧经济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联合自强的发展进程是( )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②签订《罗马条约》 ③“舒曼计划”提出 ④欧洲共同体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3.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4.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一体化发展 ②政治联合加强 ③法德实现和解 ④民族矛盾消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知识点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6.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往往以西方主流目光注视着时代的变迁和世界的变化,
上图反映的是日本相扑力士和山姆大叔呈现争斗之势。这期《时代周刊》最有可能是在哪一年出版( )
A.1948年
B.1955年
C.1973年
D.1987年
7.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任职期间,在外交上动作频频: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和强调美日同盟关系的“对等”化,与俄罗斯方面接触,试图解决北方四岛问题。这表明鸠山首相( )
A.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为日本政治大国化铺路
C.与美俄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俄三足鼎立格局
知识点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8.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扩大
9.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 )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中国的振兴 ④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10.当前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A.日本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B.欧洲一体化进程加深
C.中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霸权政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综合运用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请回答:
(1)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
(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经济、社会、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摘自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单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出的世界格局已经被打破,而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2)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基辛格对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看法?他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论点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知识清单
一、1.(1)政治经济 (2)联合
2.(1)巴黎条约 法德 (2)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欧洲共同体
3.(1)合作 (2)美国 独立自主 (3)重大国际 政治
二、1.(1)①生产关系 ②战争赔偿 工业设备 资金 物资
③特需 世界市场 ④国情 ⑤政府投资 教育 ⑥贸易立国 出口第一 (2)美国
2.国际舞台 政治大国
三、1.(1)②美苏 团结起来 (2)1961 贝尔格莱德 新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3)非集团 不结盟 (4)①民族解放运动 帝国主义 ②霸权主义 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政治力量 两极格局
2.(1)经济 国际地位 (2)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
对点训练
1.A [二战后,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欧洲国家联合十分必要和迫切,而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最大障碍就是法德两国的关系。法国外长的建议就是着眼于法德之间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基础。]
2.C [其中①发生于1951年,②是1957年,③是1950年,④是1967年。]
3.B [欧共体促进了西欧各国的共同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故A、C、D三项正确。它不可能彻底消除西欧各国矛盾,如各国之间贸易争端时有发生。]
4.D [1946年胡佛的话表明其称霸的野心,1972年尼克松的话表明美国外交政策由强硬到缓和,主要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欧洲逐渐强大。A项不能说明题意,B项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C项叙述错误。]
5.A [本题属于典型的组合型选择题,宜采取排除法,④“民族矛盾消除”显然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掉,因此只有A项符合题意。]
6.D [图片中“TRADE
WARS”指美日之间出现贸易战,结合相扑力士和山姆大叔的争斗可得出结论,即在美国扶持下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大国的日本,与美国在保持联盟关系的同时,发生了越来越多的摩擦。这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日本谋求政治地位的提高,与美国的摩擦不断增多。故D项符合题意,该期杂志出版时间实际上是1987年4月13日。
7.B
8.D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首先理解“不结盟运动”,它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而A、B、C三项不合实际,说法欠妥当。]
9.A 10.D
综合运用
11.(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位居前列;20世纪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迅速。
(3)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12.(1)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现今世界新的力量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取决于综合国力。
(2)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其看法合乎时代节拍,基本合理。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然无疑,但如果从经济上论,当今世界应是美、西欧、日本三极之争,美国难以完全称大。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思考:联系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谈谈你如何认识中曾根康弘的这句话。
答案 从当时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讲话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走向了谋求政治大国的道路。近年来,日本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如国内掀起修改1947年和平宪法的浪潮;2003年通过《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并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实现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突破;2005年5月,日本提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但由于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国内的右翼势力严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引起了亚洲邻国的极大愤慨,这不利于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答案 20世纪60年代,随着欧洲的联合,西欧实力不断增强;日本迅速成为经济大国,进而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以上力量的崛起严重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二、学习延伸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尼克松这段话的认识。
答案 尼克松的这段话客观地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了来自西欧、日本、中国等的挑战和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