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22:2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2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
高中
(2)学科:历史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由教师布置思考题,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思考。
二、教学课题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后果和对东欧的影响,理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实质。2、识记和平与动荡局面形成的原因和表现。理解大国强权与恐怖主义的危害性。3、识记并理解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材料和图片,使学生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
2、通过设置思考题,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动荡依然存在。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到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只有在平等、公正、合理的情况下才能解决国际争端。
3、通过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通过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为什么没有最终形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严重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2、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都不是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
3、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美国建立单极世界不利于世界和平。
4、通过对南斯拉夫解体后诱发的战争的残酷,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和平相处的重要性。
三、教材分析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三课内容。
在这一单元的前两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战后两极格局与多极化趋势出现,本课与前两课一脉相承,主要讲述两极格局解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学好本课对于学生理解当今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涉及问题较为敏感,学生容易产生偏激思想,且一些问题难于理解,因此本课以材料结合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当今世界格局发展及其变化原因。
本课的重点是两级格局解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而如何让学生理解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特别是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大国强权思想对自身造成的恶果和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在准备这课时,我上网查询了相关的教案和课件,结合本课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水平,查找相关材料,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由于高中历史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要求较高,因此本课自主学习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部分原因难以理解,通过材料和图片,使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自主解答,为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本节设置了一个思考题如何看待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接着用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学生世界是安全了还是更危险了,哪一个是主流,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展示图片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让学生结合依次答出出现动荡的原因。提问通过911与美国的霸权主义关系,让学生认识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皆不可取,从而完成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大国强权思想对自身造成的恶果和对世界局势的影响的难点解决。最后通过美国攻打伊拉克各方的态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尚未真正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漫画苏联的送葬队。
提问:走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应该是谁?你能说出与他有关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吗?
生: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
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
<1>原因
PPT展示
苏联经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陷入停滞,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首先进行经济改革,不久失败,从1988年起进入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为推行政治改革,不断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全盘否定苏联历史,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接着在西方的“帮助”下,推行多党制,国内反对派大量出现,分裂势力嚣张,导致了局势动荡,最终苏联解体。
提问:你能说出为什么戈尔巴乔夫改革会导致苏联解体?
学生: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并使国内出现大量反对派。
提供图片沙俄扩张示意图和车臣恐怖袭击图,并简要介绍车臣危机的原委。
使学生认识到沙俄和苏联时期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PPT展示: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欧洲成立了“自由欧洲”电台,专向东欧和苏联广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他们认为“自由欧洲”电台起了关键性作用。
材料二:美国总统里根在谈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斗争时明确指出,“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核弹和火箭,而是意志和思想的较量”,声称“要把马克思主义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提问:西方国家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使学生得出结论——西方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
教师:这些都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因为如果苏联形势一直很好,根本不需要改革,只要苏联共产党获得民众支持,无论是反对派还是西方都无法使苏联发生剧变。
PPT展示
材料一:斯大林模式: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商品货币规律,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实行高积累,多投资。
政治上: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最后集中于最高领导人,领导干部终身制。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陷于停滞,与西方国家差距越来越大。在80年代末苏联社会科学院关于苏联国家代表利益做调查,八成民众认为代表官员和公务员利益,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民众认为代表民众利益。
提问:斯大林模式与苏联解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经济停滞,民众不满。
PPT展示大家总结的苏联解体原因
(1)苏联解体
<1>原因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2、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历史原因: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
4、内部原因:国内出现大量反对派
5、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2>时间:1991年苏联解体
(2)东欧剧变
材料一:东欧除少数国家如南斯拉夫是靠自己的力量推翻德国的统治外,其余均是由苏联解放,并在苏联支持下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材料二: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希望摆脱苏联控制,进行改革,被苏联派军队镇压。
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后,东欧各国局势开始动荡,与此同时苏联逐渐放松对东欧的控制,并最终从东欧国家撤军。
提问: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说出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的不同之处吗?
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东欧国家思想混乱,苏联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PPT展示东欧剧变原因
(2)东欧剧变
<1>原因
1、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东欧国家思想混乱,苏联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2、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国内出现大量反对派
4、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PPT展示
<2>表现: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提供图片
拆除柏林墙和庆祝德国统一的嘉年华
教师:想一想,我们怎样看待德国统一?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有利于促进德国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但德国统一是以牺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代价的。
教师:其它东欧国家也陆续发生了剧变,罗马尼亚甚至以军队政变的形式完成了剧变。
那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实际上是什么变了?
学生:社会制度变了,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PPT展示
(3)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实质:
——社会制度的变化
教师:那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1、社会主义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充满曲折。2、它并不意味者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只是苏联模式受挫。3、各国应该根据国情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4、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教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是更安全了,还是更危险了?
由此进入下一节。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首先让学生说是和平是主流还是动荡是主流?为什么?
使学生得出结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降低,和平成为主流。
接着展示图片科索沃危机,
911恐怖袭击,美国的霸权主义。
分别得出结论
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等矛盾相继爆发。
2、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3、美国的霸权主义。
是诱发动荡的因素。
教师:那么911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学生: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恐怖分子打不过采取了极端形式。
那么之后美国在各地反恐,你觉得效果如何?请举出例证。
使学生得出结论,反对恐怖主义是正确的,但是有些恐怖主义是对霸权主义的非正当回应。
因而无论霸权主义还是恐怖主义都是错误的。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只会威胁世界和平。
教师:那么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格局是什么样的?转入下一节。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PPT展示:一超多强
(1)力图建立单极世界的美国
“美国保护自己的国民、确保和平和掌握自身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发挥美国的领导力量,因此美国将继续领导世界。”
——布什演讲
1950年美国GDP占世界GDP的27.3%,到2003年下降到不足15%。
教师:想一想,两极格局之后,美国实力与二战后初期相比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
学生: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实力相对削弱。
(2)欧盟的建立
PPT展示欧洲联合历程
时间
事件
1951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8年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3年
欧盟成立
1999年
欧元出现
并展示图片欧盟成员国示意图
PPT展示
(3)日本崛起
日本经济崛起,从20世纪80年代起谋求政治大国。
(4)俄罗斯实力的改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主体部分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在90年代经历了经济的萧条之后,普京执政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军事上仍是除美国之外最大的军事强国。
(5)中国崛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后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上的主要任务,在国际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
通过图片俄、法、德反对美国打伊拉克
提问:德、法、俄三国对美国攻打伊拉克采取了什么立场?这说明了什么?
——反对立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接着提出问题:
在美国攻打伊拉克过程中,同样是欧盟成员国的英国积极参战,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日本也为美国捐金,他们为什么不与德、法、俄步调一致?据此,你认为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否真正形成 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结论
英日从自身利益角度追随美国。
没有形成。美国实力虽相对削弱,但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内部尚难以真正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俄国实力仍在恢复中,且受到北约挤压;日本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受到许多国家抵制;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主要力量的消长仍是个长期的过程,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
——多极化仍只是个趋势。
PPT展示:
(1)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2)表现:
<1>一超: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
多强:
1、欧盟的建立。
2、日本的崛起。
3、俄罗斯实力的改善。
4、中国的崛起。
(三)总结
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2.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到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尚未真正实现多极化。
(四)习题
1、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本世纪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B)
A、大国对外政策的改变
B、大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新兴势力的崛起
2、恐怖主义暴行遭到世人谴责,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这说明
①打击恐怖主义的活动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任务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时代已经过去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活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B)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D)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④加速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B)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
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
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5)板书设计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
<1>原因
<2>时间:1991年苏联解体
(2)东欧剧变
<1>原因
<2>表现:
(3)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实质:
——社会制度的变化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特征: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并存。
(2)和平成为主流的原因:
(3)诱发动荡的因素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2)表现:
<1>一超:
<2>
多强:
六、教学反思
由于学校多媒体教室仅有一间,大部分课只能以口授而非多媒体展示的形式讲授,加上讲本课时临近期末,时间较紧,还没有制作PPT,因此这篇教学设计尚未应用于教学,只是其中部分内容被课堂讲授的形式将给学生,在下一次带高一时,将用这个教学设计。
在本课教学中,两极格局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是重点,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两极格局结束的原因,为了上学生更好的理解两极格局结束原因,我特意设计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相关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自主找出原因。此后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警示,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关于多极化趋势加强,我通过美国打伊拉克各方的立场,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多极化趋势加强即是必然,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大国强权思想对自身造成的恶果和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图片科索沃战争展示美国霸权主义的危害性,接着以911事件来龙去脉为依据,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美国霸权主义不仅危害他国,最终也使自己深受其害,从而完成对本课难点的解决。
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是耗时较多,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可能会超出一节课时间完成这一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会略有删减,并加强对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以适应高考和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