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习题(含答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27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习题(含答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2 22:3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习题1
知识清单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背景:①____________改革:内容:1985年首先集中精力进行________改革,但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转而进行________改革:戈尔巴乔夫以“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________”和“________”,使苏联改革走进误区。②受苏联改革和国内________困难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________纷纷丧失政权,__________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
(2)表现:①波兰剧变:1989年,波兰成为________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②德国统一:1989年,__________大量公民外逃,政局出现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________。1990年10月,________德国并入________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苏联解体
(1)过程:①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____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②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苏联解体,__________随之瓦解。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2)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________的冲突增加。
2.特点
世界形势出现了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并存的局面。
3.表现
(1)科索沃战争:1999年,以________为首的北约打着“________________”的旗号,趁南联盟内部发生________危机的情况下,向南联盟发动战争。这是北约在没有经过联合国________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________进攻一个主权国家。
(2)恐怖主义泛滥:______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机撞向世贸中心双塔大楼和____________所在地五角大楼,导致世贸双塔大楼倒塌。世界各国加强了反恐斗争。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1)“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____________,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________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2)欧共体:“______”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1992年,欧共体各国签署《______________》,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________及__________联盟。______年,欧盟正式成立。随着欧盟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的________地位也不断提高。
(3)日本: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__________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____席位。
(4)俄罗斯:取代______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______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国际地位大有改善。
(5)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________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__________,维护世界和平。
2.特点
(1)“__________”,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世界格局的________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________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
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
B.多极化局面形成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苏东剧变
2.东欧剧变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
A.社会主义道路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3.俄总统普京曾经说过:“谁不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又说过“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灾难”。那么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长期以来体制上、政策上的弊端和错误的积累
B.民族矛盾尖锐
C.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路线和政策
D.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4.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人是(  )
    图一       图二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知识点二 和平与动荡并存
5.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表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是由恐怖主义领导的国家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积极推动政治经济全球化
6.2007年4月,普京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
①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③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 ④美俄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知识点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7.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不结盟运动徽章  俄罗斯国旗
A.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8.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B.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独霸世界
9.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 )
①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各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群雄并起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综合运用
11.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材料三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惟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2)柏林墙被拆毁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1)材料一两幅图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试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3)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趋势有何历史影响?
答案
知识清单
一、1.(1)①戈尔巴乔夫 经济 政治 人道的民主的 民主化 公开性 ②经济 执政党 社会制度 (2)①第一个 ②民主德国 柏林墙 民主 联邦
2.(1)①党 多党制 ②独立国家联合体 (2)两极格局
二、1.(2)小规模
2.缓和 紧张 和平 动荡
3.(1)美国 人权高于主权 科索沃 安理会 首次 (2)2001 美国国防部
三、1.(1)超级大国 单极 (2)冷战 欧洲联盟条约 政治 经济货币 1993 国际 (3)政治大国 常任理事国 (4)苏联 美国 (5)公正合理 霸权主义
2.(1)一超多强 (2)多极化 多极化
对点训练
1.D 2.A 3.A
4.C [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而苏联就是葬送于戈尔巴乔夫之手。]
5.C [题干材料反映出美国干涉别国内政,说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A
7.D [图片信息反映的分别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苏联解体的史实,这些史实说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8.A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所谓趋势是指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并未形成多极格局,因为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新旧格局的交替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新的格局不可能很快建立。]
9.A [欧洲煤钢联营是某一经济部门的联合;欧共体主要是经济体;而欧洲联盟则是经济政治的联盟,据此可以作出判断。]
10.C [当今国际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际,旧的两极格局瓦解了,新的多极格局还没有形成,目前正处在“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阶段,材料本身包含了这个信息。]
综合运用
11.(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
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东西方对峙(或“冷战”、两极格局等)趋于瓦解。
(3)俄罗斯的实力;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12.(1)紧张与动荡。原因: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2)标志:苏联解体。局面: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原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 第(1)问中“特点”必须结合两幅图片回答,“原因”应根据教材内容全面分析。第(2)、(3)问围绕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展开。答题时应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条理性。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思考:欧盟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答案 战后的欧洲不断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特别是随着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统一的欧洲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摆脱了依附美国的关系,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新变化?
答案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但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第三世界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当今世界经济也出现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