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燃烧与灭火 课件 (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燃烧与灭火 课件 (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2-02 21:0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3.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知道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4.通过对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和防范爆炸的措施。 煎炒烧烤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飞船点火,“天宫一号”飞船震撼升天。2008年1月2日,乌鲁木齐大厦发生火灾,三名武警官兵遇难上海大火火从天使变成恶魔, 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 无情地扼杀生命, 肆虐地摧毁文明。 据联合国 “ 世界火灾统计中心 ”(WFSC)近年来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2.当火灾发生时无处逃生的人们最希望什么?思考 及时灭火!1.通过观看,大家对燃烧的利弊有什么认识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一、灭火的原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情如吹灭蜡烛、熄灭酒精灯、关掉燃气灶的火就是灭火。1.在左面的情形下,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2.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即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分组讨论把想到的灭火方法及其灭火的原理填入表中,并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加以归纳。蜡烛火焰森林火灾油锅着火建筑物着火家用电器起火燃气罐着火酒精灯火焰着火的木柴寻找灭火的方法活动天地 寻找灭火的方法吹灭蜡烛 熄灭蜡烛火焰 吹蜡烛火焰,空气流动带走蜡烛上方的热量,使其温度降低(降低温度)灯帽盖灭熄灭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隔绝空气(隔绝氧气)覆盖沙子或浇水着火的木柴往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能够隔断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隔绝氧气)或浇水(降低温度)。油锅着火1.直接盖上锅盖(隔绝空气)
2.还可向锅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降低温度)
3.并可立即关掉燃气阀门(移走可燃物)家用电器起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 燃气罐着火 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捂盖灭火(降温并隔绝空气),并迅速关闭阀门(移走可燃物)。 森林火灾 迅速在距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
(移走可燃物)建筑物着火用高压水灭火
(降低温度) 以上三种方法采取其中任意一种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在实际的生产或生活中为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一般采取多种方法。
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灭火方法,原理都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1.降低温度
2.隔绝氧气
3.移走可燃物结 论灭火方法原理燃烧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1.移走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燃烧的条件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可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的对照:燃烧的条件:[交流共享]
1.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否需要同时满足?1.具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即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要使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2.回顾前面学过的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结合上面的内容你认为什么是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氧炔焰,是乙炔(C2H2)跟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火焰。 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工人师傅通过改变乙炔和氧气
进气阀门的大小,调节两种气体
的比例,从而控制氧炔焰的温度。
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就会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和水;当氧气足量时,就会发生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乙炔在空气中燃烧怎样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后,乙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触碰撞,就能发生燃烧。同一时刻、一定空间内,相互接触碰撞的分子越多,燃烧就越剧烈。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黑烟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瓶壁上有水雾生成活动天地 乙炔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写出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不充分燃烧有什么害处呢?我们应该怎样做?2C2H2 +5O2 4CO2+2H2O 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
源,又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
气。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充分
利用各种资源,节约能源。 你能对下列现象作出解释吗?由此你能总结出采取哪些方法能促进可燃物的完全燃烧?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4.家庭用的燃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5.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纯氧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活动天地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大氧气的浓度。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O2 CO2
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 + O2 2CO 此外,在高温条件下,炽热的碳可使二氧化碳转变
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 + CO2 2CO多识一点 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使用煤炉时,因空气不足,会发生碳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另外,煤气泄露或燃料气体的不完全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毒性是化学性质)
所以冬天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确保安全。当发现家中煤气泄漏时,应该马上打开门窗,切记不能打开电灯、排风扇等电器,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的尾气、煤气泄漏等。 启示:我们要认识到燃料的完全燃烧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燃气灶中的通风口(空气的进口)和进气口(燃气的进口)的调节,可以控制燃烧情况。生活中的爆炸现象:轮胎爆炸, 气球爆炸,
锅炉爆炸, 火药爆炸,
汽油桶等燃料的爆炸,……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用于拆除旧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用于矿物开采的爆破等。 那么你知道爆炸是怎么一回事吗?关于爆炸,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交流共享现象:1.开始平静的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生成
2.而后发生爆炸问题讨论:
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在导管的尖嘴处能够安静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会发生爆炸呢?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实验探究根据下列三幅图解释以上现象。氢气的燃烧和爆炸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②产生急速的燃烧
③在有限的空间内
④达到爆炸极限爆炸的条件: 家庭里的天然气、
煤气或液化气等发生泄漏时,
可燃性气体在通风不良的厨
房等有限空间里,遇到
明火发生燃烧,就有可能引
起爆炸。在油库、化工厂、
煤矿的矿井等场所,空气中
会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气体或其他可燃性微粒,一定要严禁烟火,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放鞭炮禁止带火种当心爆炸当心火灾常见几种消防安全标记可燃性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爆炸极限:上限:只燃不炸 下限:不燃不炸多识一点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验纯!方法如右图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纯净。多识一点知识点一、燃烧条件与灭火方法【典例1】(2010·綦江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发生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A【典例2】(2010·苏州中考)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 D知识点二、防火、防爆安全常识
1.(2010·南昌中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D 2. 假如有一天夜间,我们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泄漏,应该( )
A.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B.关闭液化气的气阀
C.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D.打开抽油烟机排气BC3.(2010·天津中考)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C4.(2010·无锡中考)下列属于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C移走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子覆盖,或使用灭火器。 5.做实验时,实验台上起了火,你应该怎样处理?
6.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上的红磷 ;铜片上的白磷 ;水下的白磷 。不燃烧燃烧不燃烧(2)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具有可燃物、 。
(3)如果用导管对着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试说明原因。
白磷会燃烧起来;因为这时的白磷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烧不坏的手帕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魔 术酒精燃烧时上面的温度高,下面温度低。燃烧时用的是70%浓度的酒精,酒精易挥发,当浸过酒精的手帕燃烧时,烧着的是酒精,而手帕浸在30%的水里是烧不坏的。当然,如果这30%的水烧干了,手帕也会烧着的一、灭火原理2.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燃烧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燃烧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4.消防安全常识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三、爆炸的发生
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
态度。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