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运动的水分子
练习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
A.水分子体积增大
B.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水分子质量变轻
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水的沸腾现象,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间隔变大,由液态变成气态,故选D。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氧化铜
C.纯粮食醋
D.汽水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分类的判断。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氧化铜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一种纯净物;食醋含醋酸、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汽水中含有水和气体二氧化碳,属于混合物。
3.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 )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B.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D.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解析】选B。压缩空气,分子间隔变小,但本身没变,A错;阳光下,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蒸发加快,B正确;分子总在不断的运动,可变慢,但不会不运动,C错;因分子之间有间隔,故不同液体混合体积将变小,D错。
4.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 ( )
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
B.液体会溢出漏斗
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收器
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
【解析】选C。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液面应该低于滤纸边缘,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则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流过,造成滤液仍然浑浊。
【知识拓展】过滤的原理
大部分滤纸由棉质纤维组成,按不同的用途而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由于其材质是纤维制成品,因此它的表面有无数小孔可供液体粒子通过,而体积较大的固体粒子则不能通过。
对于水中可溶性杂质,由于在水中是以体积特别小的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因此无论滤纸规格如何,都能够通过,因此过滤不能将水中可溶性杂质分离出来。
5.如图是一个简易的净水器,从上面缓缓地注入滴有红墨水的水,净水器的下端流出的水变为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炭能与红墨水反应,使之褪色
B.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木炭多孔,可吸附红墨水中红色物质的分子
D.该实验原理与过滤完全相同
【解析】选C。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将水中有色物质吸附到自己的表面,因此流出的水变为无色,但木炭与有色物质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过滤则利用的是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不能透过滤纸,水和可溶性的物质能透过滤纸的特点,因此两者原理不相同。
6.重庆是温泉之都,对温泉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清澈的温泉水是混合物
B.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
C.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
D.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解析】选D。A选项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清澈的温泉水是溶液,故A正确;B选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温泉水,故B正确;C选项硬水与肥皂水作用时有较少的泡沫、并出现浮渣,而软水与肥皂水作用时有较多的泡沫,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C正确;D选项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故D错误。
7.最近几年,中国灾害频发,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 )
①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解析】选B。净化水时,先通过自然沉降使较大的颗粒沉淀,再通过用明矾沉降使较小的颗粒沉淀,通过过滤把沉淀除去,再用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最后通过加热煮沸再次进行消毒,并且把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除去。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8.(8分)下列是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简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水蒸气云雨、雪流入大海水蒸气
(1)水通过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现自身循环。
(2)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填序号)。
A.地球
B.太阳
C.海洋
(3)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循环图中①②这两个转化过程: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水通过三态变化进行天然循环,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太阳为水分子的运动提供能量,使其运动加快,变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里,在高空遇冷凝结成云,再遇冷又转变成雨和雪,降落到地面。
答案:(1)物理 (2)B
(3)①水分子在高空遇冷,运动减慢,因相互作用变成小液滴
②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克服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成了水蒸气
9.(8分)如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 方法使水更干净。
(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
。
(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用图示或文字表示均可。
【解析】(1)地下水更洁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除去了水中的部分杂质,二是地下水不容易被地面的污染物所污染。
(2)在水中加入明矾可加速不溶性杂质的沉降,使水更干净。(3)在家中除去水中细菌的最好方法是将水煮沸,其他合理方法也可。(4)本题要结合过滤操作的原理来设计净水器,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1)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或地表水易被污染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加明矾(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加热煮沸(或加漂白粉等其他可在家中进行的合理方法也可)
(4)在切去底部、倒置的饮料瓶中,由下至上依次加入手绢、细沙和小卵石(或画图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0.(6分)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处理泉水的过程中,所得液体一定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解析】(1)只有d处蒸馏水是纯净物,a、b、c处液体皆为混合物。
(2)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
(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答案:(1)a、b、c (2)D (3)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