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运动与静止
教案
授课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物理
课题
运动与静止
备课教师
课型
问题生成解决课
课时
1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3)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2)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难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的描述
教学方法
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归纳、适度点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学生准备:观察记录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体会思考其中的物理知识。
程序
创设情景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时间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你怎么判断汽车、飞机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导入新课并展示目标
列举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认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
检查自学收集生成问题
创设效果检查情境
学科长检查导读单并批改,收集生成问题
在学科长的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
5
合作探究全班展示
创设自主探索思维情境
通过预习同学们生成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大家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各小组在黑板上展示并分组讲解。
学生根据生成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生生讨论,小组交流。
25
问题训练组内评价
创设评价情境
发放《问题训练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
发放《问题训练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
10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
创设反思情境
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学习中有何收获与体会?2.
教师补充。
1.学生总结知识点。2.学生谈体会。
2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