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考语文摸底测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蹂躏(lìn) 纤绳(xiàn) 憔悴(cuì)
B.干瘪(biě) 颤抖(zhàn) 虔诚(qián)
C.慰藉(jì) 阔绰(chuò) 吹毛求疵(cī)
D.竹筛(shāi) 腌臜(ā) 海市蜃楼(s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投身 出人投地 辨别 不屑置辩
B.淹没 奄奄一息 呵斥 一气呵成
C.骄贵 娇生惯养 朝廷 门庭若市
D.振作 一鼓作气 献身 舍身取义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 ,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 世界和平和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 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 维护 显现 B.检测 维护 显见
C.检测 维持 显现 D.监测 维持 显见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受到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太多的视觉刺激下, ① 强烈的色彩,已经不再让我觉得新奇、自由和先锋。而面对忠实自然风景的悉心描绘,让积郁了多年的喊声,在我的胃里燃烧起来,冲破我的胸肺,冲破我的喉口,冲破我的头脑, ② , ③ ,直冲到九天云霄去了。
A.①粗重的轮廓、突兀的线条 ②冲破笼罩这都市的迷茫 ③冲破这小屋子脆弱的顶
B.①突兀的线条、粗重的轮廓 ②冲破这小屋子脆弱的顶 ③冲破笼罩这都市的迷茫
C.①粗重的轮廓、突兀的线条 ②冲破这小屋子脆弱的顶 ③冲破笼罩这都市的迷茫
D.①突兀的线条、粗重的轮廓 ②冲破笼罩这都市的迷茫 ③冲破这小屋子脆弱的顶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只有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
C.“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得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D.然而并不奇怪,他知道:在荒原中心绝不会有什么大海、大船,正像他知道他的空枪里没有子弹一样。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
①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雪暗凋旗画, 。(杨炯《从军行》)
7.文学常识填空。
①“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所编写的《列子》。
②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经西汉刘向整理编汇我国一部国别体通史《 》。
③ 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变色龙》中的一个小官僚形象。
8.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
②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精神世界为读书人所独有。
③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首场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3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②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在发布会上透露了本次会议的日程安排。③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13日下午闭幕,会期8天半左右。
10. 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到“时间”。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进行对比,形象生动。请在“金钱”“苦难”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时间是个常数,也是个变数。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果实,懒惰者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远处,那一盏灯(16分)
凌子叶
许多年之前,我固执地以为自己的思想已经达到同龄的孩子的思想,我希望自己能够摆脱身边的一切约束而自由自在地生活。但那个冬天难忘的经历让我有了改变。 一个冬日的早晨,我又和母亲吵了架,心里充满了不满和委屈。我独自一个人离开了家,漫无目的地到旷野中流浪去,我感觉自己正在走向一个自由快乐的天地。 我不断向前走,饥饿和寒冷却不断地向我侵袭过来。整整一天的跋涉之后,天在不知不觉中暗了下来。寒冬腊月的风是那样的冰冷刺骨,“呜呜”地在山谷里作响,萧瑟的草木在冰天雪地里哀鸣。
我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无助和孤寂。我开始哭,一种愧疚的情绪立刻包围了我。事实上,并没有人给我什么大不了的伤害,我只是因为早上起床时,不肯穿母亲新做的那件看上去十分臃肿的蓝花袄,而母亲只是满怀委屈地责备我不理解家庭的境况和大人的心思。 一顿大哭之后,我的心里豁然亮堂了起来。这时候,我倒是真的想到了母亲的艰辛和不易;她独自养活了一家老小,每天,在我进入梦乡之前,她那双像树皮一样粗糙的手从来没闲过。白天已经在农田里劳动了一天了,有时做着做着,就开始打瞌睡,头缓缓地垂下去,然后再极力地抬起来,用力摇动一下,可是过不了多久,又开始重复那个动作……每当这个时候,母亲的身边总是放一盆冷水和一条毛巾,就连天寒地冻的严冬也不例外,就总是说,擦把脸就精神了!
我走着走着就想到母亲了。她的手到了冬天总是开裂子,那些裂子又因为白天的不停劳作而张开血口子,痛得钻心彻骨!每当这样的夜晚,懂事的大姐就会走上前去,用村里的那个土医生配的冻疮膏给母亲涂抹。这时的大姐,每抹一下就关切地看一下母亲的姐,生怕会弄痛了母亲,而母亲回望大姐的眼神也是慈详而柔和的。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嫉妒,至于我每次和母亲发生争执时总是冲她喊:“你就是偏心眼子,你就是只知道疼大姐和小弟!” 天很黑,周围也模糊。我一边想,一边自责,一边流泪。我显得疲惫不堪,同时我迷路了……突然之间,我望见了远处有点亮光,哦,那是一盏灯!我发疯似地冲向那那盏灯……?? 山野顿时平静,天空微微泛白,树木不再狰狞,小路也变得清晰起来。啊,我竟然听到母亲带着哭声的沙哑的呼唤。虽然隔得远了,声音还是那样微弱,可听在我的耳中却格外的清晰、格外的亲切。 微弱的灯光下,我看到她脸上挂着的泪水。那一瞬间,我注意到母亲看上去十分狼狈:原来母亲一脚踩空,滚到山坡下去了。” 我猛然想起,母亲八岁那年害过一场病,她的视力很弱,很弱,即使在白天,她也只能看到很短距离内的东西,我的泪水“哗哗”地往下淌。 那个冬夜,握着母亲手里的那那盏灯照亮了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也照亮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的心路;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她——那盏灯泛着橘黄色光芒的马蹄灯!?
11、第一段说:“但那个冬天难忘的经历让我有了改变。”请概括叙述“我”的难忘经历。(不超过60字)(4分)
1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得生动而有意味,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1)寒冬腊月的风是那样的冰冷刺骨,“呜呜”地在山谷里作响,萧瑟的草木在冰天雪地里哀鸣。
(2)这时的大姐,每抹一下就关切地看一下母亲的姐,生怕会弄痛了母亲,而母亲回望大姐的眼神也是慈详而柔和的。(4分)
13、文章结尾说,那盏灯“照亮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的心路”,并且以后我“还常常想起”“ 那盏灯泛着橘黄色光芒的马蹄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14、母亲“我”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其中的一个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4分)
(二)没有尘埃好不好(14分)
尘埃就是充斥自然界的各种微尘和烟粒。尘埃污染了环境,也给人类带来麻烦;在一些工厂里,甚至还会引发粉尘爆炸!
尘埃不受人们欢迎,让人讨厌。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
没有尘埃也不好。
没有尘埃,太阳射过来的光就得不到反射、散射和折射,地球上就会漆黑一团。这就是说,尘埃虽小,它的存在却很重要。由于空气中混有大量尘埃,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粒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天空变得亮堂起来。
没有尘埃,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热得不得了。温度太高,不但人类忍受不了,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都无法生存。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能够把照射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太阳的威势。同时,尘埃还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升温不致过高,也可避免过于急骤降温。
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对云雨的形成直接有关。实验证明:在没有凝结核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即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温度达300%—400%,也还是难以凝结。但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即凝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凝结核”。微粒的半径一般在0.3—0.7毫米之间。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愈容易在上面聚集。工业区和大城市上空之所以多雾,就是因为城市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尘埃的缘故。
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下不了雨,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就将走向今天的反面。
没有尘埃,宇宙中许多有害射线将毫无拦阻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一切生物产生致命的威胁……
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尘埃!
15.选文第二段在结构起什么作用?(2分)
答:
16.精读第五段,简要说说尘埃“保护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两方面?(4分)
①
②
17、结合文章六、七两段话的内容,给“凝结核”下一个定义。(4分)
凝结核是:
18、第段中加点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一22题。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②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④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干:求见。③沟恤:沟渠。④歘(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自谓可将十万(率领、带领) B.会有土寇(聚会、会合)
C.人几为鱼(几乎) D.沟洫甫成(刚刚)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自练乡兵与之角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几为所擒 士卒多为用者
C.使试于一村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D.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非独贤者有是心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②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22.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文后所引何文勤的“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的议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绝句两首(二)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
这首诗一、二两句描写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一个“欲”字尤其写得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
这首诗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初三语文质量测试卷答题卷
一、基础知识(30分)(每一小题3分)
1、 2、 3、 4、 5、
6、① ②
③ ④
7、① ② ③
8、
9、① ② ③
10、 。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11、
12、(1)
(2)
13、
14、
15、
16、①
②
17、
18、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19、 20、
21、①
②
22、
23、(1)
(2)
四、作文(40分)
24、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初三语文质量测试卷答案
1、D 2、B 3、A 4、C 5、D
6、①窈窕淑女②地利不如人和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④风多杂鼓声
7、①列御寇②战国策③奥楚蔑罗夫
8、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虽然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但精神世界为读书人所独有。
9、①将“首场”放到“新闻发布会”前 ②“透露”改为“介绍” ③删去“左右”
10. 苦难是种折磨,也是种财富。坚强者能叫苦难化作一笔笔财富,怯懦者苦难留予他们意志消沉,一事无成。
11、我因穿衣的小事与母亲发生争执,离家到旷野流浪。在饥饿、寒冷、迷路之际,母亲历经辛苦寻到了我。
12、(1)渲染了环境的凄凉和“我”因饥饿、寒冷感到内心的无助、孤寂。
(2)写大姐抹药时流露出对手疼的母亲的关心、体贴、爱护,母亲因女儿的懂事、孝顺而感到欣慰、温暖。
13、那盏灯让我走出了困境,并使我真正认识了自己,也让我明白了母亲对我的情意;在以后的人生中,“那盏灯”给了我看到希望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14、[母亲]勤劳:劳累一天还干活到深夜。坚强:独自养活一家老小。关爱子女:深夜带病进山寻找“我”。
1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6.①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变成云滴,云滴将照射到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②尘埃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
17.凝结核是灰尘、烟粒等吸湿性微粒,在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温度达300%—400%的情况下,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的水滴胚胎。
18、不能。“一般”说明了在通常情况下微粒的半径在10.3-10.7毫米之间,删去的话变成一定在这一范围内,太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B 20、BD
21、①刘羽冲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良田。
②拘泥于古法,不思变通的人愚钝,怎么竟愚钝到这样的地步啊?
22、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对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应该辨证地看待,不应将它看得毫无用处,也不能为它束缚。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继承它,又要发展它。
23、(1)“欲”,“想要”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朵摇曳多姿、富有动感的特点。(2)这首诗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的漂泊伤感和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
24、评卷要求与中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