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热的传递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1.3热的传递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03 20: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热的传递
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科学知识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热传递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知道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难点: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热传递的规律。
3教学用具
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拓展课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茶叶、有关热辐射的录像资料。
4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勺子)这是什么?请你上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如果把它放入热水中,勺子会有什么变化?(边讲边演示)谁来猜一猜?(学生猜测)是这样的吗?再请你摸一摸。(前面同一个人)
勺子变热了,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几个小实验来研究——热的传递。(板书课题)
活动1:物体怎样传热
了解实验材料
首先我们来认识实验材料:
1.出示自制支架:这是一个用铁丝制作的支架。
2.出示凡士林:这是凡士林。它是一种润滑剂,有两个特点:a、遇热后会融化。b、有
粘性。拿火柴挑一点凡士林,往铁丝上一靠就粘住了。(边讲边操作)我再粘起第2、3、4根。
3.出示酒精灯:这个朋友还认识吗?对,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指名回答)
学生猜想,激发兴趣
1.如果点燃酒精灯,将它放在支架的这端加热(注意不能移动酒精灯)。请你们猜一猜,这第1、2、3、4根火柴棒掉下来的顺序会是怎样的?(出示课件)
2.学生猜想。
3.请大家把自己的猜想填到第11页的空格里吧!
4.学生独立填写。
(三)动手实验,检验猜想
1.谁的猜想是对的呢?怎么办?
2.对,实验是最好验证的方法。老师提醒大家在实验中要注意几点:a、注意安全b、规范操作c、分工合作d、观察记录
3.听清楚了吗?一切准备好了,咱们动手研究吧!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其中。
汇报结果,总结规律
1.第()组的表现真不错!已经将实验做完了,并开始整理实验器材了。好,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实验结果?
2.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想一想,在实验中火柴棒的掉落顺序说明了热是怎样传递的呢?
4.指名学生回答。
5.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当给支架这端加热时,这端变得怎样了?(变热了)相对来说另一端还是(冷的)。这时热就会沿着铁丝向冷的一端传递。传导哪儿就使那儿的凡士林融化了,火柴也掉了下来。实验说明热是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这是热传递的规律。(板书:高温部分è低温部分)
活动2:测量变化的水温
出示热水杯和冷水杯
提问:把热水杯放入冷水杯中,两杯水的温度各会有怎样的变化?两杯水最后会怎
样?水温变化的过程中,速度会是怎样的?
3.刚才都只是我们的预测,到底预测得准不准呢?我们又只有用实验来验证。实验该怎样进行呢?
4.师生共同研讨。
5.学生分组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6.说说你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7.指名回答,师及时点拨引导。
8.小结:这个实验中,热从热水杯传向冷水杯,温度变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两杯水温度相等。
拓展
上面两个实验是热传递的现象。生活中热传递的现象还有很多。你能说说看到过那些吗?
指名回答。
下面老师还向大家介绍几种:
1.对流(课件演示):水在受热的过程中,上层的水和下层的水不断地相对流动,烧杯中的水就慢慢变热了。生活中的烧开水也是这样的。
2.热辐射(出示课件)当在太阳下或火旁时,身上不知不觉变热了,这是热辐射到了我们身上。像太阳的热其实是穿过真空辐射到地球上的。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几个小实验发现了热传递的规律是:热总是从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最后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去观察生活中更多的热传递现象。有趣的同学可到网上去查找。老师给你提供几个网址。(课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