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动物的特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动物的特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03 21:2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动物的特征
课件
1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资料查询获取动物有关特征的科学事实。
2.能从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它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方面来进行研究。
3.能将搜集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并且能够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体验“不同的动物却具有相同点,同是动物或同类动物却又有不同点”的辩证的观点。
科学知识:
1.知道动物的构造特征是与它的运动、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小动物有天然的兴趣,爱看动物图片、表演动物的动作、听动物故事,平时通过养小动物、到动物园观察动物、看电视中的动物节目,对动物的外形、食性、运动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动物的构造特征是与它的运动、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难点:能将搜集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并且能够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导入
(一).教学导入
1.请学生看单元页,问学生:你在哪里看到过老虎?看到单元页的图画和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你还知道哪些与老虎有关的知识?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补充虎的资料:中国历史上的虎患、虎的故事等。
2.学生看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课件,提问:你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么?
3.说一说什么是动物?引导学生得出:能自己自由活动的物体叫动物。
4、要对动物运动的特点有更多的了解,让我们从下面的游戏开始吧!
[评析]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谈论与老虎有关的事,加深了学生对老虎的认识,同时又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通过多幅动物的图片归纳出动物的共同点。
活动2【活动】模仿动物的运动
(二).活动1
模仿动物的运动
1、说一说,动物的运动各有什么特色?
2、模仿动物的运动。要求:选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进行模仿。
方法:每个四人小组派一名代表,然后评比。
3、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各有哪些动物呢?你能举例吗?
4、思考: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它们的身体结构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与身体结构的关系稍作阐述。
天上飞的动物需要什么身体结构?
地上跑的呢
水里游的呢?
5.将课前查的资料和大家进行交流,补充动物趣事的表格。有些鸟不能飞,但是能游,或者能跑,你能举出例子吗?你还觉得哪些动物长得有趣?如袋鼠,松鼠,小白兔等等。
[评析]
让学生了解动物因运动方式不同,所以身体结构也会不同。同一类动物的运动方式一般相同,但也有少数不同的,身体结构自然不同于同类其他动物。模仿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大胆参与的意识,增加了趣味性,探究活动拓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面。
活动3【练习】 比较动物的生活环境
(三)、活动2
比较动物的生活环境
1、学生观看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的课件。
要求:请说出它们各自生活环境,并比较其不同。这些动物能离开原来的环境生活吗?适当补充人的进化过程。
2、游戏——快速反应
(1)一名学生上台出示动物卡片,其它学生迅速说出其生活的环境。
(2)同桌合作,一人写出动物的名称,另一人快速说出其生活的环境。
3、交流动物的生活环境与身体结构的关系。
以禽鸟类为例启发学生将动物的生活环境与身体结构之间联系起来分析,出示:鸭足、鸡足、鹰足、鹤足,讲出它们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它们的足,从中发现规律。
教师提问:鸭足脚趾间为何连着一块皮呢?
鹤足这么细长有什么好处吗?想一想。
[评析]
通过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不同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同为鸟类,生活环境也有不同,加深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教师的提问,能让学生更深入探究动物身体结构特征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如果特征改变了,能否适应环境呢?
活动4【作业】小结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动物,通过游戏和看课件,了解到了动物有各自的运动方式,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如果改变了,它们便无法生存。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动物原有的生活环境,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放学后,请同学们去搜集动物捕食方面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总评]对于教材,教师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学生对老虎很感兴趣,但又很害怕。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单元页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本节课知识性的内容多,教师既要保证课的科学探究性,又要考虑小学生的特点,上出趣味性。因此本课穿插了几个游戏。科学课的课时安排弹性很大,因此,教师可以对科学知识尽情的拓展重组,学生可以用最发散的思维思考相关的科学问题,不必担心课时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这才是研究学问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