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光与影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5.1光与影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03 21:5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光与影
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形似的手影游戏,启发儿童的联想思维。
2.引导学生用对比的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影子产生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影子游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子秘密的兴趣。
2.通过介绍有关皮影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在原有生活基础上对光和影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没有细致研究产生影子应具备哪些条件,对光与影的内在联系认识不足,因此,本课就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探究出光与影的奥秘。
3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能描述出来。
难点:学生能根据活动猜想、验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欣赏图片,激趣引入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又特别的小动物(播放手影动物图片),谁能大声的说出它们的名字?
2.师:这些动物是什么颜色?和你们以前见过的动物相同吗?为什么?(是黑色,与以前见过的动物不同,因为他们是影子。)
3.师:刚才同学们见到的影子是什么照射在手上形成的?(光或者阳光等等,
导入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初步探究光与影子的奥秘)相机板书:光与影。
活动2【讲授】认识光源,奠定基础
师:关于光,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图片,你们都认识吗?出示学生熟悉的物体图片(电灯、月亮、太阳、镜子、火柴、萤火虫),它们会发光吗?都是自己发光吗?为什么?
交流汇报。
总结梳理,揭示“光源”概念: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光源,比如“幻灯机打开后可以成为光源”,您能举几个例子吗?
活动3【活动】影子游戏,深入探究
1.教师出示踩影子游戏的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游戏你们陌生吗?喜欢吗?出示手影游戏,提问:这样的游戏你也玩过吗?还想再玩吗?
2.出示游戏规则,在小组里做一做,带着问题玩,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由组长统一分发材料,电筒发出的光作为光源,在小组里尝试玩影子,带着问题玩,一边玩一边说)
3.汇报展示,抽表现精彩的孩子上去表演,下面的孩子猜猜他表演的是什么?(汇报刚才提出的问题,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4.活动结束,提出猜想:你认为影子的产生要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5.验证
师:刚才有的同学通过实验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他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分小组实验验证一下。实验前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做光源,什么做背景墙,什么做遮光的物体,然后再开始实验。(组长分发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单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有无影子)
我的发现
光源
遮光物体
背景墙









6、师提出实验要求:实验器材轻拿轻放,控制好实验条件逐一实验,还可设计文件夹中没列到的其它条件进行实验,比如:无光源。小组合作,认真观察,思考,作好记录。
7、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适时指导和帮助。
8、分析整理实验信息,全班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影子产生同时需要光源、物体、背景墙这三个条件。
9、教师反问:这三个条件只要都有就能产生影子吗?为什么?(学生也可能主动提出质疑:透明物体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能产生影子吗?教师应及时的赞赏和鼓励。)
10、再实验,验证
用老师准备的透明胶片再次实验,证验我们的猜想。(小组进行)
11、全班交流,汇报、得出正确结论:影子产生需要光源、遮光物体、背景墙这三个条件,必须是遮光物体,透明的不行。
1.教师出示踩影子游戏的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游戏你们陌生吗?喜欢吗?出示手影游戏,提问:这样的游戏你也玩过吗?还想再玩吗?
2.出示游戏规则,在小组里做一做,带着问题玩,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由组长统一分发材料,电筒发出的光作为光源,在小组里尝试玩影子,带着问题玩,一边玩一边说)
3.汇报展示,抽表现精彩的孩子上去表演,下面的孩子猜猜他表演的是什么?(汇报刚才提出的问题,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4.活动结束,提出猜想:你认为影子的产生要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5.验证
师:刚才有的同学通过实验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他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分小组实验验证一下。实验前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做光源,什么做背景墙,什么做遮光的物体,然后再开始实验。(组长分发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单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有无影子)
我的发现
光源
遮光物体
背景墙









6.师提出实验要求:实验器材轻拿轻放,控制好实验条件逐一实验,还可设计文件夹中没列到的其它条件进行实验,比如:无光源。小组合作,认真观察,思考,作好记录。
7.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适时指导和帮助。
8.分析整理实验信息,全班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影子产生同时需要光源、物体、背景墙这三个条件。
9.教师反问:这三个条件只要都有就能产生影子吗?为什么?(学生也可能主动提出质疑:透明物体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能产生影子吗?教师应及时的赞赏和鼓励。)
10.再实验,验证
用老师准备的透明胶片再次实验,证验我们的猜想。(小组进行)
11.全班交流,汇报、得出正确结论:影子产生需要光源、遮光物体、背景墙这三个条件,必须是遮光物体,透明的不行。
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运用实践
1.关于光与影子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运用,你能说出几个吗?
2.教师补充:古代美发明钟表时人们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下竹竿影子的长短和方位变化来判断时间。
3.欣赏皮影戏
了解皮影戏:被称作“土电影“的皮影戏也是利用光与影的原理来制作的,并欣赏皮影戏片段《三打白骨精》。
4.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可以试着制作自己的皮影戏,或者探讨一下利用光与影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活动5【活动】总结反思,问题结束
1.交流这堂课的收获或反思不足。
2.对于光与影,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可能会提出:月亮不是光源,可是月光下也能产生影子,教师板书中三个条件中的“光源”如何表述更为恰当?影子的长短、形状、清晰程度的与哪些因素有关?)
3.建议大家课后相互讨论,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课后,根据本课所学,观察生活中有影子产生的现象,说说:什么是光源、遮光物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