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光照在镜子上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5.2光照在镜子上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03 21:5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光照在镜子上
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镜面有成像和反光的作用,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线可以被反射,即光的反射。
2、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哈哈镜的成像特点。
3、初步学会制作潜望镜。
4、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情分析
两片相同大小的长方形镜子,一块大些的镜子,剪刀、胶带、等腰三角尺、牙膏盒、写字的白纸、不绣钢汤勺。
3重点难点
光的反射,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难点: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讲授
一、导入新课
谈话:每天早晨起来,同学们都会照一照镜子,整一整自己的仪容,你们知道吗,其实在照镜子的活动中也蕴藏着许多科学知识,今天让我们深入研究。
观看影像引入课题:《光照在镜子上》
二、师生共同游戏,探索镜子的作用。
1、谈话,小时候,老师特别喜欢玩镜子,一拿到镜子,总是照来照去,照个不停,觉得挺有意思。
2、认识平面镜。
拿起桌上的镜子摸一摸,镜子是什么样?哪个同学告诉老师?
平面镜——表面是平的、光滑的镜子
三、玩平面镜,知道平面镜能成像
1、提问:在平时照镜子时,你们有哪些发现?
2、学生交流。(镜子中的像有什么特点?)
3、对学生提到的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为什么在镜子中能看到自己?
4、汇报,小结镜子能成像的结论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四、认识光的反射,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1、提问:为什么漆黑的夜里看不到镜子里的像,而白天又怎么会看到,是因为什么呢?(光)
2、学生讨论,并汇报。
3、谈话: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4、学生讨论,并汇报
5、谈话:室外的阳光要比室内的阳光灿烂得多,你们有办法把它们引导进教室里吗?
6、分组讨论方法。
7、汇报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
8、提问:为什么能借助镜子把阳光引到教室里?
9、请同学们观看进行光力游戏的影像
10、小结:光照到镜子上就会发生反射现象,也就是说镜子具有反光作用。
(光照射在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
五、认识镜子成像的特点:
1、(出示老师照镜子图)。
老师在干什么呢?老师手里拿着什么?
2、问:找一找,镜中的像与老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3、引导学生观察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与它在平面镜里的像对比
大小
模样
左右
距离
学生回答。
板书:方向(左右)相反,大小相等,颜色、形状相同,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六、哈哈镜
1、谈话: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平面镜,如果把镜面弯曲,看到的像会有变化吗?
2、教师出示哈哈镜的影像资(用不锈钢汤勺代替哈哈镜)
3、摸摸汤勺镜面是什么样子的?
4、汤勺镜面能照出自己的像吗?
5、汤勺镜面具有光的反射作用。
6、汤勺镜面与平面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7、观察实验观察不锈钢汤匙的两面,有什么发现
8、讲述:汤匙的两面就是弯曲的镜子,一面是凸面镜,一面是凹面镜而所成的像一个是放大的像,一个是缩小的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哈哈镜)
9、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面镜和凹面镜?
10、学生汇报。
11、教师小结本课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反光;认识凸、凹面镜)
七、制作潜望镜
观看潜望镜图片
阅读教P58页指南车信箱《淮南万毕术》
A、潜望镜也是用了两面镜子吗?它主要应用于哪个地方?
B、怎样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潜望镜里的像是什么样子?
C、用语言和图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D、知道怎么做潜望镜吗?
E、介绍制作方法和步骤。
F、学生小组内自由制作,看哪一位同学制作的又快又好。
J、教师巡视,学生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