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光照在镜子上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5.2光照在镜子上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03 21: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光照在镜子上
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通过观察说出镜子有反射光的性质以及它的成像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镜子成像的特点。
3、知道镜子的弯曲程度影响成像的模样。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对平面镜、哈哈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教材图示,独立制作潜望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推想和乐于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肯定玩过镜子,所以有了一定的经验与基础,但对镜子的认识比较浅显,笼统和不科学。在科学学习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实验的能力都还需要培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镜子能改变光线的传播路线和成像的作用。
教学难点:镜子成像的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探究镜子反射光的性质
1、我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镜子,摸一摸,感受一下。然后向学生揭示出表面是平的、光滑的镜子叫平面镜。然后问:“为什么漆黑的夜里看不到镜子里的像,而白天又怎么会看到,是因为什么呢?”以对比提问的方法,把光和镜子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镜子有反光的性质。
2、安排学生进行“阳光打靶”的游戏。
先交待活动要求:先分小组设计反射光的图案再分组游戏,注意观察光的传播路线。
我将自己设计的两种图案展示以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
再交待注意事项:①不能把光反射到別人的眼睛!
②不能把光反射到別人的班级!
③镜子要拿好,不要摔破了!
④不能直接看镜子里的太阳!
这一环节我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保护眼睛,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交待清楚后,一组同学上台来示范游戏的玩法:(边放视频边讲解)首先,请一个学生把太阳光光源引入教室内,再把镜子转过一角度,让反射的光束与光源照射过来的光束成一定的角度,然后另一位同学用镜子将第一个同学反射过来的光再斜射出去。依此类推,一人接一人把光线反射到本组的标靶上即为胜利。
游戏后问:“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去发现光的反射以及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引入《山中装镜子借光照小村》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现代人会利用镜子反射光的原理来为自己造福。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活动2【活动】探究镜子成像的特点
1、学生再次拿出自己带来的镜子照一照,说一说从镜子里能看到什么。让学生明白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再说明我们把镜子里看到的所有物体都可称为“像”。
2、“照镜子”游戏:要学生自己走到镜子前来自由做动作,观察镜子里面的像和自己本身动作存在的区别。让学生了解镜子里的影像动作和实际动作的关系:当物体与镜子面对面时,镜中的像是大小相同,左右相反,是直立的像。
3、接下来就是通过“我来照照看”、“练练你的眼力”、“镜子变魔术”的动画游戏,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中进一步巩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趣的动画吸引着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推想和乐于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活动3【活动】玩哈哈镜
1、先提问学生是否见过像和实际物体大小不一样的镜子呢?来引入活动。再问学生自己在哈哈镜中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紧接着请一名学生上台摸摸哈哈镜,说出和平面镜的异同之处。最后得出哈哈镜中人像变形的原因:因为哈哈镜表面凹凸不平,照在上面的光反射不像平面镜那样有规律的反射,所以看到的像就变形了。
2、生活中的哈哈镜。请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当哈哈镜:铁勺子,国旗杆,球形的不锈钢球等。学生答后,我也将自己收集来的生活中的哈哈镜展示。再出示准备好的不锈钢勺子,请学生们一起把勺子当镜子照一照,并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最后请学生说说平面镜和哈哈镜成像的异同。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对比观察分析后,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推想和乐于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活动4【活动】自制潜望镜
1、请学生思考怎样的办法可以看到自己后脑勺?引出潜望镜的制作原理。(课件演示)
2、介绍潜望镜的作用和原理。出示课件介绍制作方法和步骤(注意强调镜片的摆放角度为45度),布置课后回家制作。
3、默读58页科学史部分,说说读后的感想。以此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科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最后请学生说说平面镜和哈哈镜成像的异同。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对比观察分析后,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推想和乐于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