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翩翩雌与雄
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对物体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
录观察结果。
2、
能够利用调查的方法搜集资料。
3、
能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整理搜集到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动物繁殖的奥秘,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2、感受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
3、乐于参与主动接受式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2、认识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及相似性。
2重点难点
1、知道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2、认识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及相似性。
3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
备
师
新鲜鸡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其他动物繁殖后代的相关资料。
生
新鲜鸡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导入
提出问题:小鸡是从哪里来的 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介绍小鸡是怎样出生的。
二.阅读
从蛋到鸡
1.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鸡蛋中胚胎发育的各阶段产生的变化。
教师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描述,而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的描述进行补充或完整讲述:第一幅图是受精卵时期:请学生重点观察蛋黄上的小白点,这个是鸡蛋的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第二幅图到第四幅图是胚胎发育阶段,这段时期胚胎不断分裂发育成幼小的个体,身体结构逐步形成,逐渐长出喙和羽毛。第五幅图是出生时期,发育成熟的小鸡用稚嫩的喙将蛋壳啄破跃跃而出。最后一幅图破壳而出的小鸡将羽毛晾干后就可以开始四处行走觅食了。告知学生觅食和行走是动物的本能。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组织全班交流,使学生对小鸡出生过程的认识不断完善;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小鸡生活趣事,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现象的神奇,激励学生观察鸡蛋结构的兴趣。
特别讲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了解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只有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产生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小鸡,而且它们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21·cn·jy·com
三.活动
观察鸡蛋
1、
明确观察方法及要求。
①、观察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鸡蛋。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壳;再指导学生把鸡蛋从中间敲碎观察卵壳膜;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卵白、卵黄和胚盘。21教育网
②、观察要求
鸡蛋打碎后要把卵白、卵黄和胚盘放到培养皿里,既注意了教室卫生,又便于观察。
2、
学生观察。
教师提示学生要把观察中的发现用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3、指导学生了解鸡蛋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在学生观察记录鸡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讲述鸡蛋的结构和功能。
相关资料:
鸡蛋椭圆形的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蛋壳上有小孔可以起到透气的作。鸡蛋壳里面有两层卵壳膜,可以起到保护卵细胞的作用。鸡蛋一头大一头小,在鸡蛋大头的一端卵壳膜分开形成气室,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鸡蛋的内部由卵白、卵黄和胚盘等部分组成。卵白能起到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同时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卵黄内贮存着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21cnjy.com
板书
从蛋到鸡
观察鸡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